杨浩涌从拘谨到创业导师的蜕变:瓜子二手车宣传用语争议背后的故事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47 | 时间:2024-12-27 09:07:20当时的杨浩勇眉毛弯弯,接受采访时显得有些矜持。他低眉、眯眼,时不时扭头对提问的记者做出回应的眼神。他对去市场的一切都了如指掌,谈论起来也没有任何攻击性。他思维清晰,从不拒绝任何抛给他的话题,并且回答得流利。
文/亿欧专栏作家 郝秋辉
因不满瓜子二手车在促销中使用“遥遥领先”、“全国领先”等词语,人人车将瓜子二手车诉至海淀法院,并要求赔偿1亿元。近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裁定,瓜子二手车自即日起停止使用“遥遥领先”、“全国领先”等促销用语。瓜子二手车表示,该裁决不是实质性判决,更不是最终结果,将依法申请复议。
如今的杨浩勇更像是一位创业导师。他并不拒绝公开露面的机会,即使他透露自己不愿意面对公众。
在一次又一次的公开演讲中,他回顾了赶集为何失败、错在哪里、吸取了哪些教训……他毫不犹豫地将58赶集战争作为案例与企业家们分享。
他对是非很清楚。
不安
当身在美国的杨浩勇决定辞职时,他想到的最多的可能就是,如果仅靠这点钱回国创业失败怎么办?
2005年,中国正处于互联网风云变幻的时期。中国有超过1亿的互联网用户。百度在纳斯达克上市。雅虎与阿里巴巴的资本交换成为当时互联网圈最大的并购案。刚刚上市的腾讯虽然还处于起步阶段,但已经是了。新兴的BAT模式的命运历史正在悄然延续。
那一年,杨浩勇带着80万元和七八个人的团队开始创业。国外分类信息网站一个月访问量达20亿次。一心创业的杨浩勇看到了一个可以改变他人生的机会。此前北京二手车百姓网58,他曾向投资人拿过四、五个项目,但都失败了。
他显然不是一个爱好和平的人。后来,他甚至在走向市场的文化概念中插入了“传奇”二字。
四个月后,赶集在社区和高校获得了大量用户,在北京排名第一。杨浩勇将北京城的数据摆在投资者面前,“如果再给我80万元,我也能拿下上海”。
怀着“80万元复制一座城市”的信心,杨浩勇获得了第一笔投资。他当时的愿望很简单,就是活下去。
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该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清洗,数千家分类信息网站所剩无几。杨浩勇再次陷入焦虑之中。公司30多人经历了六个月的无薪生活。幸运的是,他们在关键时刻走向市场并获得了融资。
后来赶集多次遭遇财务危机,但都一一渡过。
资本注入让赶集得以生存。当杨浩勇收到人生中的第一笔1000万美元时,他说自己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钱,心里高兴地想:要花多长时间才能把这些钱花完呢? “那种喜悦是我在收到2亿美元之后也感受不到的。”
2010年,赶集网与58同城、百行网在市场上形成三足竞争。媒体时不时用“传奇”、“巨人”等词语来形容杨浩勇和他的市场。他是一个受欢迎的人物。他说,有时候他觉得自己可以做任何事情。直到2014年,他还为赶集网设定了15亿的营收目标,追赶51job,改变中国在线招聘格局。
当时,杨浩勇眉毛弯弯,身穿白色条纹衬衫。接受采访时,他的坐姿有些拘谨。他低眉、眯眼,时不时转过头来回答记者的提问。他知道关于去市场的一切。他说话滔滔不绝,没有任何敌意,不像是一个大嘴巴的人。他思路很清晰,从来不拒绝抛给他的话题,而且回答得很流利。
不相信
在2011年的市场年会上,杨浩勇称其为“狂欢节”。投资者的大量资金到来,大家都陶醉了。
走进市场,开始疯狂烧钱。 2011年,春节期间,姚晨骑着毛驴赶集的广告出现在全国各地。 15天内,入市用户数量较4个月前翻倍,搜索量增长400%。高举高打的方式让Goji尝到了甜头,直到后来杨浩勇做了一辆瓜子二手车,也对烧钱品牌推广情有独钟。
钱又没了。为了获得融资,杨浩勇听从了投资人的建议,开始搞热门团购。现在他承认,当时自己没有抵御资本的诱惑,做出了错误的战略决策。
杨浩勇苦笑说,董事会会议有一个特点。如果表现好,会议将在一小时内完成。演出不好的时候,就在上午9点到中午12点举行。投资人说点盒饭,继续谈钱。钱花到哪里了?
2012年,赶集没能及时在资本市场获得资金,被58甩在了后面。“打起来的时候,我的眼睛都红了。当我在2012年开始刹车,去融资的时候,我发现资本市场已经不好了。”
当时杨浩勇最痛苦的事情就是双方已经争斗了十年之久。最终,他们花同样的钱去上市,却达不到对手一半的成绩。他从2012年开始追赶,并在2014年和2015年继续追赶,但始终没有追上。去找姚金波吧。后来,姚金波主动求和,每天给杨浩勇发短信。老姚自嘲地说:我想念杨浩勇胜过想念我的妻子。
杨浩勇内心好胜,不服输。他很顽固,拒绝讲和。当58准备IPO时,他带着团队到北京郊区做SWOT分析。原来优点全是58的,缺点全是市场的。唯一的好处就是对手不把他当回事。尽管失去了势头,但赶集仍然在最终的合并中获得了话语权。在僵局中,他争取最大的权益。
这是在一场失败中也能提到的骄傲点。杨浩勇不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失败者。他保持着自己的傲慢,想要把丢面子降到最低。
58合并上市后,杨浩勇不断审视问题出在哪里。 “运气很重要,当时对手加钱,我们没钱。”
他也说服自己把目光移开。毕竟好运是他的,坏运也是他的。随后,杨浩涌给创业者提出了一些诚恳的建议:“方向不确定的时候,就多拿点钱。账户里的钱足够你烧至少一年,最好是两年。否则,在实施战略时, ,你账上的钱就会变得非常被动。
再次“假装”
互联网公司不仅仅是线下同一个巷子里的拉面馆。它们是赢家通吃的模式,本质上是排他性的。在这里,要么你死,要么我死。这是姚劲波和杨浩勇对于互联网的共同认识。
姚劲波说,杨浩勇就像一个小强人,在他身边十年了,没有被打死。有时他差点死了却又没死,这让姚劲波很不舒服。
他确实没有让姚劲波失望。合并后,58赶集开始从信息平台向交易平台转变。 58负责生活服务,赶集主要从事二手车业务。投资人对杨浩勇说,你可以做二手车!临时上任的杨浩勇并没有失败者的消极情绪,又开始“胡编乱造”。
杨浩勇一人投资1亿美元。一个月之内,他带领团队从十几个城市覆盖了四十个城市。他疯狂招兵买马,从高空轰炸。一个月的时间,团队从200人增加到800人。 。瓜子的流量从几十万增长到100万以上,是当时竞争对手的两倍。
此时的杨浩勇更像是一个生来就面临死亡的武将。经历了死亡之后,他不再害怕任何事情。战后的他变得成熟冷静,声音高亢,言语中充满了自信。面对围观的创业者,他不再矜持,毫不犹豫地苦笑道出了当年的所有失败。
他不再穿着白色条纹衬衫一动不动地坐在那里接受任何问题。他现在已经习惯了在公共场合穿着T恤,神采飞扬。他的指导在书页上栩栩如生,告诉那些追随他的人要逃离他们的舒适区,“你不愿意改变的缺点有一天会回来狠狠地打你一拳。”
他说看不到对手,也能看到结局,行动也变得更加绝对和彻底。 “我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实现规模化,其他一切都必须让位于规模化。” 2016年,瓜子员工人数从1000人扩大到8000人,广告投入达10亿元。杨浩勇表示,到2017年底,员工人数将达到1.4万人,覆盖全国200多个城市。
与如今无与伦比的瓜子相比,2011-2012年的赶集就像一个郁闷至极的小弟弟。
当时,杨浩勇心里充满了委屈。应投资者的要求,他将团队从 2500 人削减到 900 人,“基本上消除了公司”。他关闭了上海分公司,收紧了公司业务。他没有多余的钱做广告。当时,58的流量是赶集的两倍,销量是赶集的三倍。
看来他是想把在瓜子失去的东西拿回来。
“下一件大事”
杨浩勇有信心做瓜子。这支从网络上血战中拉出来的团队,见识了很多钱,也花了很多钱。虽然落后人人车一步,但有钱有背景,说话做事都很难。杨浩勇有些自豪:从瓜子诞生的第一天起,平台流量就比任何二手车垂直平台都大。仅合并后的58赶集就占据了二手车市场近70%的流量。
一入局,杨浩勇立即开始砸钱进行品牌营销,眼睛都不眨一下就花了巨资。仅2015年9月和10月,瓜子就赚了2亿元人民币北京二手车百姓网58,首周访问量突破150万。 “这个时候,瓜子的体型已经是对手的六七倍了。”他以低于市场价格3%的手续费吸引用户,意在通过一笔交易延伸金融保险等高附加值服务。
业内,有人对杨浩勇在低频二手车上烧钱的做法表示不满。他不同意。烧钱的目的就是为了让用户更快的了解你,接触到你。 “我只是想让二手车的买卖和瓜子划清界限。”等号。就像用户搜索时会想到百度,购物时会想到淘宝,旅行时会想到携程一样。”
杨浩勇这个看不见的对手,一心只想用金钱打一场“平等”的战争。他甚至将“融资”列为创始人的三大必备素质之一,除了找人、制定策略同样重要。
即使有人说瓜子抄袭人人车,他也简单直接地回应:“商业模式就这么一句话,其实我们两家公司抄的是美国的Beepi,谷歌也抄袭了雅虎,阿里巴巴也抄袭了”易趣。”此声明。
在他眼中,用户行为与品牌之间的“等号”是无价的。这个机会几十年一遇,错过了就没有了。
有人对杨浩勇的做法感到反感,但他并不在意。 “互联网的攻击本身就是破坏性的。再说了,我不是战士,我是研究计算机的。”
作为连续创业者,姚劲波联合创办的学大教育已成功上市。 58赶集也是一家价值数百亿美元的公司。荣誉将低调内向的姚劲波提拔到了大老板的位置。 2016年乌镇互联网大会上,姚劲波组织局内,马化腾、雷军、王兴等人出席宴会。他写道,一半的互联网人都在这里,老姚想证明自己在圈子里的地位。
另一边的杨浩勇则显得有些激进。他永远是挑起战争的人。市场上麦城的失利让他重新回到了创业之路。 “我第二次创业不是为了钱,不然投资也好。”不错。现在我完全致力于瓜子,因为这是一个充满挑战的蓝海市场。”
“我们很幸运,不是每个公司都像我们一样幸运,他们都能像我们一样跌到谷底后爬起来。”现在的杨浩勇更像是在努力挽回自己曾经丢掉的面子,而他的瓜子也更像是一个在外貌上想要让其看起来像个“大佬”的人。互联网潮流引领者名单中只记得58同城和姚劲波。在百度百科上,杨浩勇的职务仍然是赶集网CEO,他的故事到2014年才停止。
心高气傲的杨浩勇自然不服气。他选择了二手车这个有前途的行业。过去的故事会被遗忘,但未来还有机会,所以他必须“假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