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放宽落户条件,租售同权还有多远?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54 | 时间:2024-11-21 22:01:54中青报·中青报见习记者赵丽梅记者张俊斌
落户的核心是拥有一张享受各项公共服务的“门票”。入驻变得越来越容易,那么,实现租售同权还有多远?
一线城市广州拟推出新户籍政策,进一步放宽落户政策。 11月18日,广州发布《广州市户籍迁移管理条例(修订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提出广州拟增设投资税户籍和居住工作户籍政策。为了安居乐业,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等七个行政区拥有合法产权住宅,并在广州市缴纳社会保险一年以上的人员,可以申请户口。
不仅仅是买房落户,还包括找工作、租房落户……多地正在努力进一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放宽落户条件。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郑蓓日前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针对大城市落户难问题,重点是加快放宽城市落户条件常住人口300万以上,并在街道社区建立公户口。 、完善租赁住房结算政策。
今年以来,一些城市“租房”迈出了大步。未来,大城市户籍制度改革将如何推进?距离年轻人期待的“租售平等”还有多远?
该主动权是给予年轻人的。大城市继续放宽落户限制。
落户是外籍居民融入城市的重要标志。随着户籍门槛的降低,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落户大城市,有更多机会平等享受公共服务资源。
买房并在更多城市定居。 10月25日,广东省惠州市宣布,进一步拓宽落户渠道,凡在本市拥有合法产权住宅的非户籍人员,均可在落户所在地申请户口登记。房子,他或她的配偶、孩子和父母可以和你一起搬家。 10月15日,四川省成都市发布《关于实施合法产权住房人员落户的通知》,明确购买本行政区域内商品房(交付使用)或二手房的人员成都市可在住房所在地申请个人落户。 10月1日起,有房子的即可在福建厦门落户。
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已有20多个城市出台了允许购房落户的政策,其中包括杭州、南京、武汉、苏州等核心二线城市,以及金华、驻马店、克拉玛依等三四线城市。
放宽“购房落户”政策的趋势也蔓延至一线城市。 8月初,广州市花都区提出,购房享受花都“准户口”待遇,即非广州居民在花都区购买新建商品房即可领取花都“花都卡”。凭花都“花卡”及购房合同享受区政策性照顾和入园待遇。
中国指数研究院华南分院研究总监陈学强指出,花都区“符合户籍购房”新政,有利于激发外地户籍人群购房热情,尤其是需要解决孩子上公立学校问题的家庭,将进一步释放购房需求。
“广州在一线城市率先推出首轮‘买房落户’,也体现了因地制宜的政策理念。”陈学强表示,未来其他新建商品房库存较多的地区可能会陆续出台类似政策。
“枪声”打响后,人们对一线城市放宽落户限制有了更多想象。
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公共经济与社会政策系终身教授陈杰表示,过去,教育、就业、养老、医保、购房等资源,与户籍制度相关的购车指标相对匮乏。目前,户籍制度相关公共服务资源的“含金量”正在下降。户籍门槛降低的背后,是人口与户籍关系的变化。相对来说,现在人比较稀缺。因此,目前各地的“人才争夺战”正在愈演愈烈。以前是人才的竞争,现在是“抢人”。
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所住房大数据项目组组长邹林华表示,一方面,人是城市发展的基础,城市降低落户门槛主要是“抢人”;另一方面,在一些城市,户口更像是享受公共服务的“门票”。一个人只有有了户口,才能享受公共服务,才能带着家人享受这些服务,才能过上体面的生活。 “一个人能否过上体面的生活,是一个城市高质量发展的一部分。”
“选择的主动权更多地掌握在年轻人手中。”陈杰认为,年轻人有更广阔的选择空间。在选择城市时,他们可以更多地考虑发展机会和生活享受。
“抢民战争”期间,人们升级租房后可落户的城市增多。
据中青报、中青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实行租赁住房的城市大多是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1000万以上人口的特大城市。目前,在沉阳、东莞、佛山、郑州、青岛等地,普通租房群众均可申请居住。
从租房和落户的申请条件来看,大部分城市对租房都有一定的限制,比如租房一定期限或者在当地稳定就业等。有的地方,非户籍人士想要租房落户需要征得房东的同意。
今年,沉阳加入了实行以租定居政策的阵营,成为首个可以通过租房落户的副省会城市。
6月1日起,沉阳落户政策“新十条”将正式实施。在沈阳租房、工作、学习的居民可以申请落户。其中,在租房落户方面,申请人经房东同意,可以将户口安置在出租房内,也可以安置在出租房所在地派出所集体户内。 。
同日,东莞也放宽了落户限制。在东莞市合法稳定生活、工作、参加东莞市社会养老保险、并连续一年持有东莞市有效《广东省居住证》的非户籍居民,可申请在东莞落户。申请人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随行。其中,无房产的可以申请集体户口。比东莞早一个月,佛山就已进入实施租房落户政策的行列。申请人需在当地有稳定就业三年,并有合法稳定住所(含租房)。同居的配偶和未成年子女可以随时申请。移动。
此前,去年9月和11月,郑州和青岛分别提出租房落户政策,申请郑州户口的人不受社保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的限制。目前,在青岛、郑州等地,一些年轻人已经通过租房落户。
“户籍门槛会越来越低。”邹林华表示,对于各个城市来说,人尤其是人才是稀缺资源,所以租房是大势所趋。未来,部分地区的非户籍居民只要提出申请就可以落户。
随着户籍制度改革的深入,“常住地”一词对于在城市打拼的人们来说越来越有价值。近日,国务院印发的《深入实施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战略五年行动计划》提出,放宽除部分特大城市以外的落户限制,实行以经常居住地为单位的户籍制度。 。
“人比公共服务还稀缺,这是一个大趋势。户籍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核心是能不能抢到人。”陈杰表示,目前,一些地区户籍人口多于常住人口。户户分离更加明显,随之而来的是一些地方的房子卖不出去,租金也在下降。他说:“最重要的是人来了,人来了,就有消费、有税收,地方经济才能‘活’起来。人不来,其他一切都是假的。”
进一步实现租售平等
落户的核心是拥有一张享受各项公共服务的“门票”。入驻变得越来越容易,那么,实现租售同权还有多远?
落户是流动人口融入城市的“一大步”,也是推动实现租售平等权的“一大步”。但在一些地方,落户只是一张“入场券”,并不意味着持有这张“入场券”的人就能平等享受城市的公共服务。这些人安定下来后,可能仍会面临孩子入学难等问题,尤其是在优质教育资源匮乏的地区。
“实现租售平权,关键是找到起点。”广东省城市规划研究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玉佳认为,一是租赁住房结算难、房东配合难。因此,企业、街道等集体户的建立非常重要;其次,租售权平等的目标应该是能够获得基本公共服务。 “特别是申请人的孩子必须有平等的权利进入公立学校,这个出发点非常重要。”
“租售平权的重点主要在于教育资源的配置。”陈杰表示,公共服务资源要按常住人口配置,在子女就学上也应遵循这一原则。平等租售权背后的核心权利是教育权。 “基础”就是教育资源不均的问题,投射到房地产市场上。这是一个社会问题,仅仅解决住房安置问题还不够。
近年来,为完善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不少地方也在探索租购平等权。相比之下,有的地方通过保障性租赁住房在落实租售平等方面更进一步,有的地区甚至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
例如,深圳市光明区长镇的保障性住房配有学校。去年,深圳名校优先保障房招生的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当地教育局发布的文件显示,长镇保障性住房配套学校除保障社区居民子女需求外,其余名额面向全区招生。这被认为是促进租售平等权利的有益尝试。
2022年10月,南宁市提出,为加快保障性租赁住房发展,符合条件的保障性租赁住房租户的子女应享有就近就学的权利。
“在经济适用房中定居相对容易。”陈杰表示,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推动解决租售平等问题。他认为,教育资源尤其是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在城市的中心区或老城区,保障性租赁住房大多建设在偏远地区或新城区。尽管这些新公民可以获得的教育资源正在逐步改善,但仍然有限。
邹林华也注意到了这一现象。他认为,这个问题需要分阶段、分步骤解决。租售平等背后最关键的问题是公共服务是否紧张。现阶段优质资源供需矛盾依然存在,难以实现全民受益。未来,大多数城市都可以实现“租住落户”,“通用资源可以开放共享,可以惠及大多数人”。
目前,各地都在争夺人口和人才,租房已成为年轻人的常态。李玉佳表示,无论是为了吸引人才、产业工人,还是留住人才,为未来的住房消费打下坚实的基础,租房是大势所趋。
在推动租售同权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但陈杰认为,政策不可能一步到位。至少一点点改进会让它更加公平。
促进租售平等,与进一步推动公共服务资源以常住人口配置密不可分。在陈杰看来,我国还存在一定的人住分离现象。随着我国基层治理不断推进,网格化管理进一步助力基层治理精细化。他建议,通过制度设计,以新技术赋能,以“常住人口”为基础,使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更加精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