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华强北:中国电子第一街的传奇与梦想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45 | 时间:2024-05-31 22:08:06初春的深圳,细雨渐渐停了,路面湿漉漉的,风有些凉。
新建的天桥观景台下,有一架钢琴。有人坐下,又有人离开,音符仿佛还在飘荡,露出了钢琴罩遮住的一行字。是一段英文,翻译为:“我爱华强北”。
深圳华强北,传说中的“全球最大电子产品集散地”,这个地方到底有多神奇?
答案是:你在数字城市里走上走下楼梯就能组装一个。
据称,华强北一次交通堵塞,会引发全国零售市场手机及配件价格的波动。
这条“中华电子第一街”折射出中国手机发展的坎坷,也成就了一批小人物的“淘金梦”。华强北最早的一批柜台员工,涌现出50多位亿万富翁。白手起家故事的主角,包括神舟电脑创始人吴海军、TP-LINK路由器创始人赵建军等。
如今,历经多年风风雨雨,5000家山寨手机企业已不复存在,但华强北的行业地位却未曾动摇,这里是二手产品的天堂,是电商玩家的秘密后院,更是“华米OV”竞争的最前沿。
“货物战争”
飞扬时代大厦,位于深圳华强商业区的一栋大厦,被誉为“全球最大的二手交易中心”。
大楼一共四层,一楼卖配件,二楼卖iPad,三楼卖官方替换手机,四楼卖二手手机。
这里,必须抢夺货物。
可就在下楼买瓶水的时候,三哥的手机又震动了:“货到了。”
听到这几个字,他心里一紧,手还在扫码付款,脚已经迈着两步一脚的朝门口跑去,往楼上的摊位跑去。
已经有人先到了,幸好需要的量不多,三哥赶紧走到柜台中央,说道:“你还有多少?我都拿去!”
店主是个瘦削的年轻人,他从柜台下面拿出三个黑色的背包,三堆大约三十台的机器顿时出现在三哥的面前。
三哥掀开包装的塑料膜,仔细检查每一部手机。这时,这个宽约1米的柜台前,人越来越多。他们长相十分相似,胸前挂着黑色背包,手机屏幕上闪着微信群信息。
“货呢?还有吗?”
“把一切都给他。”
“我*!”
听到没货,其中一个哥们忍不住骂了一句,三哥看了一眼,嘴角微微勾起,这是胜利的笑容。
作为淘宝二手手机店的市场买家,这只是印度抢购战的日常场景。
二手手机还有一条鄙视链,按照质量和外观,从高到低分别是官方换机、充电新机、精美机、小花、大花,这是一套只有圈内人才懂的“暗号”,其价格也随之降低。
如果在保修期内出现故障,可以拿到苹果售后更换整机北京二手手机金立,这叫官方换机,官方换机是全新机,没有激活过,大部分还在保修期,是二手机中的“王者”,货源稀缺。
据称,因为换机率太高,苹果修改了大陆售后政策,现在只提供能修就修。因此,华强北官方换机的手机大多来自美国、香港、日本等地。
即便是在华强北,也不是谁都敢做二手手机交易的。如果你没有能力一眼就分辨出屏幕是真是假、能不能维修,就别卷入这个乱局。三哥在老家四川经营手机摊多年,做采购、维修、销售,难怪他有如此“眼光”。
二手手机不仅来源多样,价格变化也很快,这对三哥的淘宝店来说是个更大的挑战。如果库存太多,钱就周转不回来;如果客户想买的机器缺货了,也会亏本。
三哥对自己敏锐的市场嗅觉颇为自豪。去年 9 月 13 日,也就是苹果新品发布会的第二天,三哥就判断二手 X 会很抢手。当天他早早就来到市场,在大量买家涌入之前,悄悄地在各个摊位寻找 X。
果然,到了下午两三点,市场熙熙攘攘的时候,X的价格已经大幅上涨,而且没有需求。
三英尺柜台的疯狂
柜台长约一米,里面放着保险柜、计算器、账本等,只需要一张嘴、一些货物,就可以做生意,一天的营业额很容易就能达到几十万元。在华强北的赛格、远望、顺达数码城,都有类似的柜台。
三尺柜台见证了华强北的疯狂、繁华、失落、混乱。
目击者曾描述,华强电子新市场刚开业时,一张摊位申请表从楼上办公室拿到街上就能卖到5万元,2008年,一米柜台的价格甚至涨到每平方米30万元。
在鼎盛时期,每天只要集市一开门,就会有数以万计操着各种当地方言的人们涌向集市。
人们来这里,是为了财富传奇:华强北最早的一批柜台人员,已经诞生了50多位亿万富翁。这些白手起家的故事的主角,包括神舟电脑创始人吴海军、TP-LINK路由器创始人赵建军等。
阿伟记得,2009年到2012年的四年间,市场每天开市,人潮拥挤,走慢了就会被人骂。市场每天中午开市,最早晚上10点关门,空气浑浊。忙的时候,商场里的灯都关了,人们头顶的架子上挂着两部手机,打开手电筒,继续收拾。
2007年,阿伟从家乡广东普宁县来到深圳华强北。普宁原是“潮州八县”之一,普宁人也有着潮商抱团取暖、敢于冒险的鲜明特点。“潮汕话”是华强北的通用语言之一。阿伟说,几乎每个潮汕人在华强北都有亲人。
华强北的手机销售链条分为四个部分,从美国收来的手机在香港大批量聚集,再由香港统货公司供应给华强北批发摊位,货品以“堆”计算,至少有几百台,进入深圳后由批发摊位卖给零售商。
在互联网尚未普及之前,全国的手机批发、零售店大多从华强北进货,手机真正到消费者手中,已经过了重重“关卡”,自然遭到层层剥削。
随着网购的兴起和物流的完善,华强北的人流被分散了,如今来采购商品的人,基本都是大大小小的淘宝店主。
阿伟是华强北最早开淘宝店的人之一。十几年前,网上买手机还是一件新鲜事。阿伟一直在论坛发帖,对所有帖子都回复:“想买手机吗?可以联系我。”
一开始,市场上的人们几乎没有听说过“淘宝”,只是翻白眼、不去理睬。
阿伟突然灵机一动,找来两个大号黑色塑料袋,把菜场里所有废弃的纸箱都塞进去北京二手手机金立,然后去拿货。批发商们看到阿伟手里“沉甸甸”的“货”,立刻客气了许多,甚至还开出了低得多的价格。
现在,“华强北老居民”再也不说“去华强北买手机”了,如果不认识路,现场不一定能买到正品,而且价格也不便宜。而在网上,价格、产品一目了然,还能三家比价,“省事多了”。
不断下降的租金似乎成了不必要的开支。越来越多的原摊主退出摊位,在华强商圈周边的写字楼里租下办公室、仓库,专心经营淘宝店。就连原明通数码城也变成了“明通化妆品市场”。
5000家山寨电话公司消失
山寨,是华强北难以洗掉的一个标签。
2003年,联发科(MTK)提供了一体化芯片解决方案,大大降低了手机生产的门槛——厂商只需要加上电池、外壳以及一些定制化的部件,就能生产出一部手机。
山寨手机的“黄金时代”已经到来。
山寨机泛滥的背后,是珠三角强大而完整的手机产业链。1995年,诺基亚在广东东莞设厂,巅峰时期,在东莞有40多家供应商。
据赛诺发布的《2013年中国山寨手机市场研究报告》显示,2008年正值山寨手机蓬勃发展之时,华强北的山寨手机商家多达5000家,当时华强北每天都有新款手机上市,多卡、多待机、多喇叭、多系统。
华强北大部分商户都卖山寨机。阿伟说,三星2010年推出的W899售价为13999元,而山寨机售价仅为1000元左右,“外观、功能基本一样,只是质量稍差一些。”
廉价的山寨手机大量流入印度、非洲、中东等地区,当时站在柜台前的人大多都认识几个简单的英文单词,如“two sim”(双卡)、“”(蓝牙)。
山寨手机行业是如何没落的?这背后有三股力量。第一是监管部门的强力打压。2011年,深圳监管部门开展了为期半年的“双打”专项行动,共“赶走”2000多家商家。第二是小米、荣耀等为代表的品牌手机价格下降。第三是3G、4G的普及,智能手机逐渐取代功能手机,山寨手机所依赖的MTK芯片也失去了用武之地。
2011年8月16日,雷军在北京发布了小米第一款手机M1,售价1999元。当时,同配置的手机HTC售价3575元,三星售价4999元。次年,荣耀也紧随其后,主流配置手机售价仅为1880元。
此时山寨手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于手机的需求,山寨手机市场迅速萎缩。
“就像一阵风吹来,原来做山寨机的都转做品牌机了。”2006年来到华强北的邱健回忆说,自己一开始做山寨机,后来转做品牌机。
2012年,IDC发布中国手机市场报告,手机(含功能机)出货量前五名分别是三星、中兴、联想、诺基亚、华为,到了2018年,榜单上只剩下三星和华为。
2012年,前五大厂商合计市场份额仅为43.2%,但2018年这一数据已达到78.4%,一二线品牌集中度加剧,小众品牌生存空间不断受到挤压。
华强北的商家也见证了手机品牌的兴衰。
2016年,三星Note 7发布一个多月后,就发生了多起手机起火事件,“电池门”事件后,三星在中国市场彻底没落。
三星“电池门”事件让阿伟在10天之内损失了十多万元。卖家纷纷退货,三星官方的回收价格比进货价低很多。“新手机刚出的时候,我们买的时候花了不少钱,几百甚至几千元,但回收都是按照官网价,还要找人找关系才行。”
逐渐从市场上消失的手机品牌有曾经的“王者”诺基亚,有推出中国首款手机的“火腿肠”HTC,有“成功标准”金立等。
如今,扛起中国手机品牌大旗的“华米、OPPO、vivo”等品牌,都把华强北当成了展示品牌的舞台。OPPO在华强北步行街开设了超级旗舰店,华为也在华强广场开设了授权体验店,去年小米之家也入驻华强北。
“我们从零开始,一年内夺得两冠。”
在华强北呆了七八年之后,邱健忍受不了了,回到了老家广东普宁,学起了修理手机的技术。
见到邱健的时候,他正手握长杆,用滚筒刷着墙面,瘦削的手臂上下摆动。新店正在装修,隔两扇门就是他“打工”的手机维修店。
“在深圳,就算打工,一个月挣5000块,也比不上下面挣2500块。”普宁人把华强北称为“上面”,把普宁称为“下面”。在深圳,邱健一个月的房租是8000多元,现在一年要6000多元。
逃离华强北的最大原因是“赚不到钱”。
邱健后来把重点放在新手机上,市场价格基本透明,利润微乎其微,“四五千元的手机,赚20块钱,没意义。”那些能低买高卖的商家,要么是假货,要么是从香港大量进货,压低进货价,没有足够的资金,根本没法竞争。
普宁流沙大道上曾经有一条“手机街”,生意很红火。近几年受网购影响,很多店都倒闭了,但生意还是可以做。
比如,同样在普宁的王胜就经营着一家OPPO授权店,他算了一下,一个月卖100台左右,每台赚300元左右,也就是说一个月能盈利3万元,店面租金一年8万元,再加上手机维修的收入,足以支撑店面的运营。
而且,相比于华强北的快节奏运转,普宁的生活很舒适。
但人们还是不断涌向华强北。
三哥来深圳四年,大部分时间都在出租屋、菜市场、店铺之间穿梭,妻儿都在老家,但今年春节,他只在家呆了九天,回深圳第一天加班通宵,第二天加班到凌晨四点。
“我们年前备货600台,但过完年就剩100台了,很多还没发货。”三哥笑着说自己不累。去年双11、双12,他基本都是通宵熬夜,扛着手机从集市回来整理、打包、发货。他很自豪,“我家的淘宝店白手起家,一年就做到了双冠。”
即便是凌晨两点,华强街依然熙熙攘攘。申通快递和联邦快递的站台里,传送带呼呼作响,大大小小的包裹滚来滚去,被扫描、打包、装车。街边小摊烟雾缭绕,食客络绎不绝。摊位旁边的餐厅里,几个小伙子从狭窄的楼梯上冲下来,在旁边的小超市买了十几罐啤酒。
清晨,华强北的快递点依然繁忙。
当黎明升起,华强北从短暂的休憩中睁开双眼,迎接新一天的喧嚣。
“在这里,只要你努力,最后你就会得到你想要的一切。”三哥眼睛发光地说了两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