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楼市还有最后一轮周期?! | 房叔说No.890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6 | 时间:2024-05-05 08:39:37

共3盘预售公示、登记,列表见文末↓

4月过去,传统意义上的“楼市小阳春”结束。然而,无论是土地市场、新房楼市还是二手市场,3-4月都不能算“暖洋洋”。

土拍,未科低碳地块0溢价由建发低调拿下,钱二六堡地块搁置。


新房方面,国际庄和云城不止一盘降价,降幅不小甚至还生龃龉,近郊刚需、刚改指标板块价格的失守,也意味着新房楼市的调整已经进入了新的阶段。

对此,许多人会归因于二手倒挂的消失甚至破发,抢了新房蛋糕。

那就再看看二手方面,截至4.30,7805套成交,走完网签流程差不多整个月8000出头的成交量,和3月基本持平,跌涨比依旧维持在3.14新政后的20:1,一言以蔽之,在旺季大幅以价换量才勉强合格的平均月成交成绩。


▲4.30、数据来自手边买房小程序


阿汪阿星,半斤八两。总结,除了热点盘,全市场上中下游都在以价换量,且只是深度调整的开始,类比而言,去年10.26新政相当于前菜,今年3.14新政后,才开始吃正餐。

网上包括后台尽是“比高点跌150w”、“200w”、“老破小腰斩”的哀嚎,才开始狠跌就麻了。

麻到了什么程度?悲观到“房地产终局已至”、“最后一轮周期”、“城市化定型”的程度,表现为“卖了租一生”、“剩一套住到养老”、“赶紧变现逃”的论调与日激增

今日推文,便聊聊这个有趣的话题,现在是楼市最后一轮周期吗?


新房二手,交流资讯,胡侃吐槽

扫码加入组织,和自己人聊聊~

如果是人口流出、全无产业和特色经济(阿那亚、宁德等)又老龄化逐年加重的三、四线城市,纵观发达国家碾过的车辙,再看逻辑、数据的基本趋势,

笔者不会说“县城凋敝、三四线人口向大城市集中”这种片儿汤话,也不会说“不要一提房地产,大家就觉得没有底,我国还有1.9亿农民工还没有在城市购房”。

前者,只要少子老龄化开始,100年这句话都成立;后者,完全混淆“需求”和“有效需求”。

不要回避问题,本轮楼市调整不是08、15年的固定资产投资的小周期,是房地产大周期碰上宏观经济的康波下行——

▲经济四层嵌套周期

说人话,外向经济来到瓶颈,“投资驱动、地租经济”的问题久不直面,积重难返,模式和驱动方向要深度调整,户籍、税制、金融、考评制度全得完善

现在的阶段,名为死一大半保剩下的核心城市,且是不要崩,而不是不会跌。

于是我们聚焦杭州这种级别的强二线以及一线,全中国至少20个在保的千万级人口城市,现在是楼市最后一轮周期吗?

就以杭州举例,笔者的答案是“至少还有一轮”。


▲城北体育公园-拍摄by辉

关于这个问题,近乎于问“杭州的房子和小区从此就长这样了,不会再变了,放大点说,杭州这座城市的居住区风貌到此为止?”

当然不会,至少还有一轮。有此结论,关键在“密度”二字。

什么意思?即从居住需求到产品形态再放大到城市风貌,定型的“型”,在于密度,目前中国城市高密模式的形态,远还没有惠及大多数人。

从三方面说,模式、供应、需求。

模式,“住房双轨制”,从增量转化到存量,一大批房企转代建、政府的重大职能是做保障房,提供给辛苦的农民工兄弟和低收入普罗大众;

而商品房轨道,房企想活,做好房子,目前是初级阶段,拿核心地块+大面积,狭隘了“好房子”的定义,迎合解限的需求和短期避险搏倒挂的心态,但是不可持续,因为年年要买房的富人和做得出拿得到的核心区土地有限。

保障轨管“刚需和长租”,商品轨除了“卖富人的地段豪宅”,中间层得到持续的极大进步的居住体验改善是关键,有效需求就这么多,杭州二十多个新城,规划上的那些红色的、棕色的块块看看得了,产业的关键从来不是产业地多不多,也没那么多商用地真有商;

于是要卖得动地、要控制总价卖得动房、撑得起整个城市的骨架,土地密度一定降,让100户人家摞起来周边是鬼城,不如降高度打散而剩下的地做公园、学校、文化馆。

随着从远郊到近郊再到主城90%没倒挂而愈发难卖,越远越要自救,降密度,这是可以预见的。

▲杭州中心-by辉

再看供应,即房产产品,近几年这个阶段,杭州新房产品的更新,在材料和工艺升级及回归“公区品质”,但是“密度”没变。

换言之,钱花树和皮上了,平面思考是0。今日所见的公建化立面,已经接轨国际了,只不过是接轨国际产业园。

四面铝板+玻璃,大板楼盒子底层架空总平面插筷子,楼之间种树中心放个游泳池,再画两条景观轴,做好了。

仅论住区的空间形态,在欧洲,战后住宅,在苏联,赫鲁晓夫楼的居民社区,在日本叫“团地住宅”,这是一个“以效率为导向”把城市化人口快速装进“居住机器”的中间态,只不过我们发展晚,材料更新了;

▲柯布西耶-现代主义城市居住单元的最小原型

如今,“效率”下来了,因为城市化人口的有效需求增量看得见到顶了,此时就要把人“放下来”,把“人与社区、城市”的互动频次加上去,让人接触地面、底商,产生更多交流,去产生消费。

简单说,如果我家就3楼两个单元,楼下公园商超篮球场,我就可能认识邻居,随时可以去楼下买个水果遛个狗带个娃;我家住23楼,我只想点外卖。

城市是座巨大、精密的机器,规训着其中每一个零件。

供应的明天,在洋房、在低密、在小型社区住宅,这是城市化阶段和消费为主导的经济方式决定的。

▲西溪湿地-by辉

再看需求侧。
笔者当然理解“再也不买卖”房子的抱怨和“租房过一世”的绝对理性,但是买房哪有这么多绝对理性人。
今日,假设读者卖掉所有的房产,换成大额存单和黄金吃收益,租房住。
持币总会到“想换成资产对抗通胀”的阶段,前文可知分化的楼市,富人占着核心地段豪宅交易,低收入群体保障房作为第一套房或长期居所;

中间层要改善则无非是卖高层去多层,从板楼到洋房,从洋房到墅居,去稀缺的产品,一轮一轮,城市蔓延、降高度、群落化。

▲来自财联社电报

近期就出了先驱,丽水上了热搜,拟出售16亩城市宅地,重点在切分成微小宅地、个人可拍、可定制方案,房子产权独立且可以正常交易。

▲丽水新模式出让地块及强排方案

16亩地用30%的地面面积盖一幢把人摞起来办一张大证,换成16亩地用80%给房子20%给道路,半亩一户办32张证,变成一个社区,即限塾令淘汰,让“居住方式的一户建化”。


▲历年限塾令

如下图是东京的航拍,论人口密度,中国哪有城市密得过东京,同样在城市中做高密度建造,但“高密”和“高密”不同;

▲东京航拍 by pixabay


对地面来说,房子贴房子是高密的,但对一户人家来说,有天有地有院子,是低密生活,扪心自问,同样一平米,谁不想要后者呢?

▲普通市民住“一户建”不该是梦想

“人多地少”只是“一刀切”管理和“高地价”的特定历史阶段托辞,杭州城完全做得到至少以“洋房产品”成为城市风貌的主流,而不是容积率常年2.2-2.8;

这其中蕴含的巨量“需求”,便是下一轮,从“钢筋混凝土鸽子笼山顶洞人”走向“更可感重交互的社区居住生活”的最稳定基底。

▲郭庄码头-by 辉

周期,是一个颇具欺骗性的词汇,它总是引导人们天然片面地关注“量、价”数字上的变化,忽略“本质、观念”的巨大迭代,让人误以为从市场底到市场峰,高价格的表现主体,依然遵循同一种市场逻辑,然而轻舟已过万重山,贵的根本不是同一种市场、同一类房子、同一代人的预期。

从蛹到蝶,变了态了。

今日越难,倒逼反思就越深,方生方死之后,从“房子装人”到“人需要好房子”,注定还会有一轮更成熟、更健康的看待“城市、居住与房子”的新周期。


新房二手,交流资讯,胡侃吐槽

扫码加入组织,和自己人聊聊~

 -END-
 
/一叶  编辑/一叶
插图/摘自网络,若侵权联系删除
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本文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开发商未能控制的原因发生变化。以政府部门最终批准文件图则、(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开发商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敬请留意最新资料。本文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

| 今日登记楼盘 |
板块

楼盘名

面积

价格
截止日期

良渚

锦海棠

123-139

31200

5.7

金沙湖

御湖境

139

38197

5.5

湖墅

颂映传麒府

205

55000

5.5

2024杭州楼盘图(5月版)

赢取条件:留言,且被移入精选、点赞数超过5

请加房叔个人微信hangzhoufangshu10获取

往期回顾

羡慕吧!?换种方式大幅度降房价

新房价格需要重构

静待杭州政策

价格调整期,少谈“旧未来” 
奥体未科双红盘!从刚需到终改都有闭眼摇

别太悲观

奥体太贵!江南最国际范儿的优质平替

二手火热,新房低谷,两者互为冤家?

房叔瞰杭

老余杭

之江
崇贤
北部新城
闲林
临平山北
良渚
三墩北
未来科技城
瓶窑

PS:更多往期回顾可进入房叔公众号后台,点击、右上角搜索键(放大镜),搜索楼盘名,或相关词条

点个在看,让房叔更好看。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