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城市上涨清零,房价下跌可能才刚刚开始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5 | 时间:2024-01-21 13:19:43在中国的城市群中,一场房价下跌的风暴正席卷各地。从繁华的一线城市到平静的二三线城市,无一幸免。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70个主要城市中,有69个城市的二手房价格在11月份环比下跌,仅杭州维持持平。但即便如此,杭州与去年同比,也下跌了近2个百分点。
曾经,房地产被视为稳定增值的避风港,但现在,这个市场正显示出前所未有的脆弱性。从今年年初到现在,我们见证了一个明显的转变:曾经部分城市还能实现环比上涨的局面,如今已被彻底清零。这一趋势的普遍性和加速性,不禁让人深思。
这一年来,政府为挽救楼市,出台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救市措施。从降低房贷利率到解除限购,各种重磅政策接连不断。然而,这些努力似乎未能阻止市场的下滑。不仅如此,房价的下跌并未能刺激成交量的增加,反而让更多的潜在买家选择观望,等待更低的价格。
这样的市场现状,与我们的国际邻居日本形成了鲜明对比。以东京为例,这个被誉为全球房价最贵城市之一的地区,其房价水平甚至不及我国某些二三线城市。东京23区新建独栋住宅的售价,与我国一线城市的刚需房相比,更显得“平民化”。
市场的真实反映在于成交量的持续下降。尽管房价持续下跌,但购房者的热情并未因此提高。今年1至11月间,商品房销售面积同比下降8.0%,显示出市场的冷淡。房地产市场如今面临的是供大于求的局面,这从今年前11月的商品房待售面积数据可见一斑,同比增长18%,达到了惊人的6.54亿平方米。
政策方面,尽管政府重新将房地产列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并出台了多项救市政策,但效果似乎并不如预期。这种情况下,政府面临的是一个艰难的选择:是继续维护房价稳定,还是放手让市场自由调整?不同地方政府的策略已经开始出现分化。例如,苏州市最近的决策——允许新房自由降价,标志着一个重要的转变。这一举措可能成为楼市走向的风向标。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不得不思考,国内房地产市场何时能够触底反弹?房价的调整空间和时间还远未达到预期。房价泡沫尚未完全挤出,在有限的需求背景下,只有当房价降至更多人能够承受的水平时,才可能吸引到更多的买家进入市场。
东京的例子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虽然东京的房价在上世纪90年代经历了长时间的下跌,但随着安倍晋三的超级宽松货币政策,房价逐渐止跌并缓慢上涨。这一历程可能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启示:房地产市场的自然调整是必然的,但政策和市场因素都将在其中扮演重要角色。
而对于普通人而言,房价下跌带来的并非全是利好消息。房价下跌可能导致更多人无法偿还贷款,企业陷入债务危机,进而对金融体系产生冲击。市场信心的下降也可能导致楼市陷入更深的冷淡周期。2024年,如果房价继续下跌,近40%的拥有两套及以上房产的家庭,将不得不面临租赁市场的萎缩、生活成本的上升和失业风险等“三大麻烦”。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房价下跌还未真正开始。随着中国人口结构的变化,特别是出生率的持续下降和老龄化的加剧,未来房地产市场将面临更大的挑战。大城市的落户门槛可能降低,房子的人为属性将逐渐消失,市场需求可能继续萎缩。这一趋势可能导致市场供应过剩,房价进一步
市场供需不平衡及其引发的连锁反应将是未来房地产市场的主要挑战。这种供过于求的状况将继续压制房价,而政府的救市措施可能只能起到有限的作用。房地产市场的自我调整可能是长期而痛苦的过程。
烂尾楼问题也是中国房地产市场面临的一个重大挑战。烂尾楼不仅给购房者带来直接的经济损失,也是房地产市场管理和监管不善的体现。然而,正如历史上许多重要的制度改革都是在灾难之后才实施的一样,烂尾楼问题可能会成为推动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度改革的催化剂。
从全球视角看,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未来将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人口老龄化和出生率下降将导致长期的人口结构变化,这将对房地产需求产生深远影响。同时,国内外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也将对房价产生影响。
最终,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依赖于供需之间的合理平衡、稳定的经济环境和有效的市场监管。政府和市场参与者需要共同努力,找到解决目前市场问题的长期可持续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