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15部门联合印发方案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家政服务行业如何转型升级?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60 | 时间:2023-10-24 21:04:24

泉州家政服务公司招聘_泉州家政服务公司排名_泉州家政服务

家务事虽小,却关系民生。

在城市化进程加快、家庭规模缩小、人口老龄化、三孩政策放开等综合因素影响下,家政服务逐渐成为社会必需品,其专业分工也发生了变化。日益明显,从简单的家庭服务延伸到包括做饭清洁、育儿、家教、家庭护理、康复护理等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此同时,随着家政服务需求的增加,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的相关顶层设计也在不断完善。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教育部等15部门联合印发《深化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三年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2021-2023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要求,到2023年,每个“领跑”城市培育3家以上品牌员工式家政企业(员工式家政服务员占50家以上) %)泉州家政服务,社区家政网点服务能力覆盖率达到90%以上,10%的家政从业人员接受过家政相关学历教育。

这也意味着员工的品牌化、标准化、专业化将成为家政服务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市场供需不匹配

不断寻找合适、匹配的家政服务人员已成为当今人们的日常工作。

“孩子现在2岁了,我已经请了四个保姆,目前正在找第五个。” 家住太原的丽娜告诉记者,现在她最烦恼的就是找不到自己喜欢的保姆。 在她看来,找个育儿保姆并不难。 难的是,要找到一个综合素质高的人太难了。 “有的保育阿姨年龄小,经验少,但看到孩子哭,却束手无策;有的缺乏相关专业技能,只能做一些简单的护理;我也遇到过一些综合素质不错,但年龄太大的保育阿姨。”晚上还要照顾宝宝,太过分了。” 莉娜表达了她的无奈。 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和丈夫实在不敢奢望生二胎。

事实上,和莉娜有同样烦恼的家庭还有很多。 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的北京白领曹军,平时很难抽出时间照顾年迈的父母。 然而,愿意并且有能力照顾老人的住家阿姨却很难找到。 “大多数阿姨一看到两个老人被照顾,就放弃了。” “虽然我父母能照顾自己,工资也不错,但他们要么认为老人年纪大了,问题多,要么要求继续加薪。”曹军告诉记者,现在家政服务人员太少了。符合要求,愿意照顾老人,如果找不到合适的服务人员,只能将父母送到养老院。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家政服务行业发展分析及行业投资机会分析报告》显示,中国家政市场规模从2776亿元增长到8782亿元,仅用了5年时间。 预计到2021年,中国家政市场规模将增至10149亿元,进入万亿元市场行列。 同时,商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已达3000万人,但仍存在2000万人左右的缺口。

“家政服务业整体起步晚、起点低。” 江苏省家政发展研究院院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赵元指出,目前家政服务市场仍然存在“找不到满意的家政服务和家政服务管理”、“不规范、不满意”的问题。 “家政服务质量”是三大痛点。

品牌、员工体系

是提质增能的重点。

我国家政服务业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经历了缓慢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结构升级转型期。 当前,在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的背景下,供给侧改革正在有序推进泉州家政服务,国内服务业也进入了较为明显的结构调整转型阶段。 现阶段,行业仍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随着行业标准的不断出台,行业将逐步步入标准化行列。

此次印发的《实施方案》明确要求,到2023年,每个“领跑者”城市培育3家以上品牌员工型家政企业(员工型家政服务员占比50%以上),同时抓紧落实相关政策,为员工型家政服务企业员工提供住房保障,制定并实施合同示范文本,推广家政服务新模式。

为什么品牌发展和员工发展成为家政行业提质扩能的重点?

“家政从业人员数量庞大,存在素质参差不齐、专业水平差异大、业态杂乱、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 深度技术研究院院长张晓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行业需要引入品牌思维。 ,通过员工式管理实现转型升级。

对此,资深工业经济观察家梁振鹏阐述道,“目前,市场上很多国内企业主要雇佣临时工,并没有向这些临时工支付固定工资,也没有签订正式劳动合同,更不用说为其购买社会保险。”对此,家政公司管理人员与从事服务的临时工之间不存在强约束关系。” 梁振鹏告诉记者,员工制度不仅增强了员工对公司的归属感,也有利于家政公司有效、规范管理、约束员工行为,使家政行业整体服务质量得到提升。进一步改善。

对于家政服务行业走向品牌化的发展,梁振鹏认为,品牌化、连锁化有利于家政服务企业建立口碑意识,也有利于行业监管部门对其进行有效的监管和监管。家政服务企业工作指导。

提高家政工素质

势在必行

消费升级浪潮下,深受新时代消费理念影响的年轻人对家政服务有了更高的需求。

丽娜和曹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都反复强调保姆、住家阿姨等家政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技能。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刘涛表示,正是由于家政工的专业认可度不高,导致很多人不愿意从事家政服务,从而造成家政服务业劳动力供给不足。 。

事实上,教育部此前曾印发《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实施的指导意见》,提到鼓励学校积极参与实施1+X证书制度试点,纳入将职业技能等级标准相关内容纳入并要求有机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曾担任泉州海洋职业学院家政服务与管理系主任的刘宇直言:“公众对家政服务的看法是历史原因形成的固有印象。事实上,家政行业包含了非常多的内容。”范围广泛,涉及设计、教育、管理等,在很多领域,家政服务只是家政专业的工作方向之一,只有让公众充分认识家政的价值和科学性,学生才能认可家政服务。行业将得到极大改善。”

市场需求正迫使行业填补空白。 《实施方案》提出,持续提高家政从业人员素质,推动家政进校园,培育产教融合家政企业,深入开展在岗培训

根据《实施办法》,产教融合企业是指深度参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在职业院校办学和深化改革中发挥重要主体作用的企业,具有较强带动和示范作用的企业。” 张晓蓉指出,这可能会给家政行业带来更多的人力资源,提高家政服务质量,并享受相关政策支持带来的红利。

此外,记者梳理发现,为鼓励国内企业开展人才培训,多地出台了相应的补贴政策。 以北京为例,北京市商务局等部门在《关于申报2019年至2021年家政服务提质扩容专项培训补贴项目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家政服务企业开展岗前培训培训和“回归”培训将分别给予补贴。 每人每年补贴2000元、500元。 通知还对申请补贴的资格进行了限制,规定具有相关专业资格和培训资格的教师不少于3人,培训场地300平方米以上(可租用),培训所需的设备设施和完善的培训体系。 ,只有培训经验不少于1000人的家政服务公司才有资格申请。

业内人士表示,只有落实好《实施方案》提出的各项要求,我国家政服务市场才能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记者:张亚欣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