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放宽落户限制,户口消失趋势或已来临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156 | 时间:2024-11-19 22:02:3911月18日,广州出台重磅政策:
广州发布广州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广州市户口登记条例(修订草案)》公开征求意见的公告,提出广州新增户口安居乐业、取消年度户籍登记实行积分制户籍配额限制,并允许全日制专科生。修改内容包括广州户口学历、新增投资税务登记等。
简而言之,广州正准备大力度放宽落户限制。那么,这预示着什么趋势呢?对普通人有什么影响?
我想说的是:户口可能正在消失,财富、消费、人口的力量正在被重新强调,大量的坚冰正在融化。
时代真的变了,很多事情都无法阻挡,真的无法阻挡。
01 政策给广州带来巨大利好
我们先来说一下《修改草案》的具体内容,以说明其宽松性是前所未有的。
一、一户居住、工作的区域分化,即“在白云区、黄埔区、花都区、番禺区、南沙区、从化区、增城区七个行政区,拥有合法产权的住宅”在本市连续居住“缴纳社会保险一年以上者”,可以申请户口。
意思是:如果你买了房子,有了工作,广州欢迎你。不过天河、越秀、海珠、荔湾等地区还会继续观察观察,也许未来就会放开。
二是取消积分制户籍年度配额限制,实行定期申请,申请年龄由45岁放宽至50岁。
意思是:广州欢迎大家,名额没有上限,只要你有足够的积分,这就是“定期申请”的意思。
三是广州将放宽引进人才入户条件,全力支持高层次人才入境(不受年龄、社保等限制)。降低学历门槛,允许大学毕业生入户。
寓意:广州欢迎一切学者、能人。如果你年纪大了也没关系。
四、最近连续36个月在广州实际缴纳个人所得税20万元以上的,可以申请落户。
意思是:你是一个有能力的人。你们给广州交了很多税。人才是稀有的。广州欢迎您。
五是调整老年人、退役军人入户条件,使调整更加人性化。
虽然是“计划降低落户门槛”,但大家都知道,现在经济如此复杂,这些政策落地的可能性很大。当然,我认为这对广州来说是一个巨大的好处,而且方向是正确的。
很多人把它理解为“抢人”,这是正确的。人来了,钱就来了,消费就来了。
广州作为拥有1882万人口的一线城市,产业门类齐全。如何进一步夯实产业基础?我们先提升一下人气吧。
随着知名度的提高,消费就会增加,而第三产业将首当其冲。来到这里的人才之中,不乏一些老板。他们可能在各个行业都有资源,并且都在努力工作,最终会带来更多的财富和就业。
在一线城市,广州的户籍制度意义重大。
02 账户功能明显缩水
金钱变得越来越强大。它不仅翻山越岭,还直接让大城市的户籍人士低下了高贵的头颅。
例如,杭州、武汉、成都等城市的户籍门槛也降至历史最低水平。
中国指数研究院监测数据显示,近年来,已有20多个城市出台了允许购房落户的政策,其中包括杭州、南京、武汉、苏州等核心二线城市,以及金华、驻马店、克拉玛依等三四线城市。
据中青报、中青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实行租赁住房落户的城市多为人口5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和人口1000万以上的特大城市。目前,在沉阳、东莞、佛山、郑州、青岛等地,普通租房群众均可申请居住。
城市为何降低入户门槛?因为真正愿意花钱的群体就那么几个,真正能赚钱的群体就那么几个,真正有消费潜力的年轻人也就那么几个,所以降低门槛、降低门槛才是最聪明的。邀请他们安顿下来。
正如前面提到的,在一些城市,你可以租房子定居。你的户口还值钱吗?
不,它不再有价值了。只有钱才是有价值的。只有能赚钱、能创造财富、敢花钱的人才是最有价值的。
复杂的局势正在用压倒性的力量突破许多以前难以想象的领域,而户口只是其中之一。
我的预测:户口正在消失。
别以为不可能,其实很多地方都已经实现了。
账户最大的功能是什么?
对于普通家庭来说,如果孩子在长期居住地就读公立学校,则需要户口+所在地的房子。如果他们租房子,那么他们就必须等待最后的安排。
你有没有想过这个功能正在迅速衰落?
以前孩子多、人口多,现在孩子少、人口负增长?你如何控制它?控制点是什么?
全面二孩政策将于2016年1月1日起全面实施,三孩政策将于2021年5月31日起实施。但从出生人口来看,2017年至2023年,我国出生人口下降了7年。连续几年,下降幅度相当大。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修正数据,2016年出生人口1883万人,出生率为13.57‰。 2023年,出生人口仅为902万人,出生率仅为6.39‰,均不到2016年的一半,创1949年以来新低。
从人口总量来看,2023年我国人口连续两年负增长,总体由人口增量发展转向人口减少发展。
更令人担忧的是,很多年轻人已经进入“四不状态”:不谈恋爱、不结婚、不生孩子、不买房。
户籍与子女就学的绑定关系对于很多人来说已经失效,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孩子。
也有一些人直接走国际航线,这与户籍、学历住房无关。
剩下的问题不是如何与家长争夺用户账号和学位房,而是千方百计让每个人都有孩子,才能尽可能多地留住幼儿园老师、中小学老师以及玩具厂。 、奶粉厂、游乐园。员工的工作。
因此,户籍的功能实际上已经大幅缩水,意义不大。
03 户籍管理仍将存在
户籍将会消失,但户籍管理仍然可以存在。
以日本为例,当代日本户籍分为“住所地”和“住民票”两部分。 “籍贯”相当于我们所认为的出生地,但这个出生地是可以根据个人需要自由改变的。 《住民票》上的地址显示了该公民目前的确切地址,即该人所在的地方。
日本公民无论居住在北海道、东京还是大阪,都享有自由迁徙的权利。在迁移过程中,公民只需办理一些相关手续和登记即可。例如:如果一个人想从A地搬到B地,那么他需要更改户口簿上的地址。这个地址的变更分为两步:先去A地市政府注销账户,然后去B地市政府登记。这种注册不是向政府申请,也不需要政府批准。它只是一个公民的行踪和居住变化的记录。
由于日本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条件相似,无论大城市还是小城市,绝大多数孩子就读于公立学校。因此,日本人没有学位住房的概念,更没有户籍的概念。
未来中国很有可能会遵循这种模式。
往前推十年,你能想象一个内蒙古人拿着钞票来广州随便买房吗?你能想象拿着大学学历定居广州吗?你能想象他们对你生二胎的渴望吗?
未来的趋势是什么?
广州、深圳全区。如果你愿意的话,你可以在那里定居。你来到这里,你有消费,你可以维持生计,你只需要遵守法律。
再远一点,比如二十年后,北京、上海也许可以随便解决。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测。
因为北京、上海最重要的资源——教育资源——也需要学生来填补,北京、上海的教师也需要工作。
一个大胆的猜测是,二十年后,在北京和上海定居将像在日本一样容易。只要拿着一张纸去你家乡的市政府注销你的账户,然后去北京和上海办事处登记即可。
要控制资源,首先要有控制资源的必要性。
当资源本身并不稀缺,而是需要更多的“顾客”来满足其运转时,你为什么要控制它?
04 尝试去核心领域
进一步的变化是,财富、人口、科技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的核心城市,就像今天的东京都市区一样。
日本政府发布的2023年人口迁移报告显示,东京都净迁移人口将超过6.8万人,比上年大幅增长80%。除东京及其周边地区外,日本其他大部分地方行政区均出现人口净外迁。
2019年,日本政府甚至推出了“地区创造和移民支援项目”,鼓励居民从东京地区迁移到其他地方。 2023年6月,该项目支持范围将进一步扩大,鼓励在东京23区就读的大学生毕业后回乡就业,并给予财政补贴。
哈哈哈,是不是很熟悉的味道?
东京约占日本经济的20%。截至2022年,东京GDP已达8756亿美元,折合人民币约6万亿元,约占日本GDP总量的20%。
去年年底,厚生劳动省国家社会保障和人口问题研究所公布的日本各地人口推算数据显示,到2050年,日本25个都道府县的人口中,将有65人3岁以上的人将占到40%以上。
到2050年,日本除东京以外的所有都道府县的人口都将减少。人口向东京集中的趋势正在显现。
预计2050年日本总人口将比2020年减少17%,至1.46亿人。随着少子化问题的加剧,日本不仅年轻人数量在减少,老年人数量也在减少。
其实这也是未来中国三四五线城市的命运,包括一些经济实力一般的普通省会城市,我就不多说了。
如果你穷,搬不动,至少想办法把孩子送到长三角、珠三角,尽量把自己的退休生活安置在长三角、珠三角。请记住,最好位于核心城市。
有能力的话尽量去核心城市的核心行政区的核心地区。原因是这些地点和地区的治安、医疗、营商环境、社会治理在中国都名列前茅。
在大变革的时代,看清趋势,做出正确选择,不要心存侥幸。
如果不乘坐上行的电梯,至少乘坐缓慢下行的电梯吧。
《金刚经》中有云:“一切有为法,如梦中泡,如露如电,应如是观。”
通俗的解释是:一切世间法,依因缘而定,如梦如泡影,如雾般变幻莫测,无常,又如闪电般变化。我们应该时刻这样看待这个世界上的一切,而不是执着于它,让它束缚了我们本来自由的本性。
我的理解是:不要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未来的生活,因为过去的经验在大突破的时代最有可能是错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