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阳月嫂产业近 8 年仍未规范,产妇选月嫂费心又费神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103 | 时间:2024-11-02 09:03:10吴沛没想到找月嫂是这么麻烦的事。
她的预产期是今年8月,提前两个月,她和丈夫就开始计划了。我咨询了四家公司,并会见了我四个月大的嫂子。她的面前放着各种各样的资格证书,多到我连名字都记不住了。问及价格,有初级、高级、明星、金牌等多个级别,从6800元到15800元不等。她眼花缭乱,拿不定主意。
和大多数雇主一样,最终她选择了“现学现卖”和“试用并使用”:她在网上找到了一份面试月嫂的调查问卷,并在招聘当天亲自“评价”。面试。如果她觉得合格,她就把它带回家。如果您不满意,请退回订单。
产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当传统的“坐月子”习俗成为一门生意时,经历了多次转型,却只出现了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贵阳月嫂行业兴起近8年,依然水中看月、雾里看花。
即使是参与其中的从业者,偶尔也难免会感到困惑:这是一个使命,但什么时候才能结束?
(这样的房间坐月子要35000元。)
(母婴休息中心,婴儿正在被抚摸。)
(正在学习的母婴休息中心工作人员)
(卢莲珍抚摸着孩子)
(婆婆谭志新)
(母婴休息中心,有专业护士照顾孩子睡觉)
从外观上看,花溪区碧园花城的一栋住宅与小区内的其他房屋没有什么区别。
走进屋内,你才发现其中的不同:入口处的墙壁上,挂着“十一月母婴休息中心”的招牌;大厅里坐着工作人员,都穿着护士制服。的白色衣服和帽子。
右侧的房间里传来儿童音乐。透过玻璃墙,可以看到里面的活动。工作人员正在抚摸婴儿。小宝宝似乎在笑,站在外面的妈妈也忍不住笑了。
楼上母女俩住的套房,空间近30平米,有独立的卫生间、客厅和卧室。它可以容纳一个三口之家。
大多数时候,妈妈只是需要放松一下,具体事宜由中心的月子保姆、护士、营养师来处理。每天除了定期洗澡、游泳、抚摸和宝宝运动外,还有专门的工作人员给宝宝喂奶、照顾宝宝睡眠,让爸爸妈妈可以睡一觉。
对于孕妇,中心还提供产后哺乳餐,甚至帮助她们进行产后恢复训练。
当然,如此优质的服务需要花费不少钱。一次“坐月子”的费用在2.68万元至3.5万元之间。
但市场需求依然强劲。
“特别是二胎政策放宽后,月子中心和月子保姆的市场需求慢慢释放出来。”母婴休息中心负责人邓晶莹告诉记者。从今年5月开始,该中心每天至少接到一个电话。咨询电话有三四个,每天微信咨询的人络绎不绝。中心的6号套房,订单一直到明年2月份左右,有些人甚至已经预订到4月份了。
这样的盛况,在其他服务机构中也有发生。
2年前第一次寻找月子保姆,贵阳妈妈何怡只提前一个月预约。今年生二胎时,何怡提前2个月找到了月嫂,但因订单太满而无法下单。
贵州阿姨巴士家政服务有限公司负责人吴丽彬告诉记者,公司优质月嫂订单几乎排到了明年2月; 50%的月嫂订单来自有两个孩子的家庭。
“去年优质月嫂是按需提供,现在需要提前四五个月。”贵阳市婴幼儿护理行业协会原会长、贵阳市精发祥婴幼儿护理指导有限公司负责人精发祥告诉记者,2016年上半年,公司业务量较去年同期增长了三分之二。年。
“保姆”和“保姆”
五年前,第一次当月子保姆的陆莲珍根本没有想到,她刚刚端上来的那碗饭,会变成今天的美味。
贵阳月嫂行业最早出现在2008年左右,当时保姆的月薪只有1000元左右,而保姆的月薪为3000元。
2011年,还在雇主家抚养3岁孩子的卢连珍,用一年时间取得了相关资格证书,转型成为一名月嫂。
但当时的贵阳,市场对“月嫂”的理解并不清晰。
2012年5月,获得保姆资格证书后,陆莲珍在贵阳市中天花园接下了自己月嫂生涯的第一单。
进家门前,雇主叶女士告诉她,家里的老人对月子保姆不太了解,让她假装成“保姆”;如果老人问她工资是多少,她会说“一千多块钱”。
“其实,不仅是家里的老人,当时很多贵阳人都不知道什么是‘月嫂’。”卢连珍告诉记者,在叶女士家里,她80%的时间都在孩子身边度过。然后,剩下的20%就献给了妈妈。
叶女士的婆婆看到了,不高兴了,指责她:“你在家怎么不扫地,给全家人做饭呢?”陆莲真解释不清,“大多数人都认为月嫂和普通保姆没有什么区别。”
甚至有一些“月子保姆”其实是有生育经验的女性,仅仅依靠她们的经验“带孩子”。
但“月嫂”的本质并非如此。
月嫂的工作是保姆、护士、厨师、护士等的综合体。“她不仅帮助妈妈带孩子、照顾孩子,还教会新父母如何照顾孩子。”陆连珍说。
服务价格“全船上涨”
如今,贵阳保姆月薪约为2800元,不到八年前的三倍。
至于月嫂,月嫂的价格逐年上涨,从每月3000元到目前最高价约16000元,上涨了五倍。
随着月嫂收入的增加贵阳花果园家政公司,市场对月嫂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阿姨巴士花果园店设有采访室。每次正式发出订单前,公司都会安排雇主与月嫂进行面谈。用人单位会询问“坐月子”以及新生儿护理中出现的各种具体问题,比如新生儿出现黄疸怎么办、妈妈母乳少等。
店里甚至还有一个厨房。如果雇主要求,月子保姆会当场准备月子餐。
吴立斌告诉记者,大多数雇主都是有备而来。即使她们没有任何母婴护理知识或经验,面试前也可能在网上准备了一堆面试题,并有标准答案可供参考。
吴丽彬表示,现在的妈妈们及其家人对月嫂的要求非常严格。首先看证书。技能证书越多,学历越高,越受到青睐。除了学历和专业知识之外,沟通能力、礼仪等要求也将成为用人单位衡量的标准之一。
谭志欣,44岁,是“巴士阿姨”打造的金牌月嫂保姆。她的月工资是15800元。
但找她的人还是络绎不绝。尽管她已经收到了很多邀请,但她的订单仍排到明年四月。有些雇主甚至会预约三个月。
令人困惑的证书
全面二孩政策的出台或将迎来“月子经济”的黄金时期。但机遇与问题并存。
“如果你问我,‘楚阳,您对现在的母婴行业有什么看法?’”贵阳市婴幼儿护理行业协会会长楚阳反问道,“就一个字,‘乱’,就是‘乱’。”实在是太混乱了。”
月嫂市场“高温”的背后,是月嫂的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参差不齐。
在寻找月子保姆的过程中,吴佩看到了国家专业人才认证中心颁发的《高级母婴护士认证证书》。还有贵阳市婴幼儿护理行业协会颁发的《高级母婴护士职业培训证书》。此外,还有催乳师证书、营养师证书等其他证书。
执业“月子保姆”需要什么证件,几乎成为像吴佩这样的妈妈们心中最大的疑问。
贵阳市婴幼儿护理行业协会会长褚阳告诉记者,证书不一致、标准不一致是整个行业混乱的“根源”。
政府认可的证书包括保姆及相关部门组织的培训结业证书,以及母婴服务机构自行颁发的月嫂服务证书。其中,最受认可的就是贵州省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颁发的保姆、保姆、高级保姆三级职业资格证书。
然而,其他证书的认可程度不同,其价值难以衡量。
“比如我们协会颁发的证书,是省内合作单位和一些企业认可的,但如果走到贵州省外,可能会碰壁。”贵阳市婴幼儿行业协会教育事务负责人李立荣说。
正规行业组织颁发的资质证书还是不错的;楚阳最担心的就是公司自己颁发的培训证书。
一位月嫂来找他们培训,听说要上课20天,很不情愿。她问:“我去了别的公司,一到就做,为什么还需要学?”
“他们说有证书,有培训,”楚阳说,“但没有机构来评估和监督培训是否达标,他们说了算。”最终的培训结果只能由用人单位“检验”。
打造“明星”
国家标准委员会发布并于今年2月实施的《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标准》,对母婴生活护理人员——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月子保姆”——提出了基本要求,包括、报到工作时,应具有与职级相适应的职业资格证书和服务技能。
标准还将母婴生活护理服务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四星级、五星级和金牌六个等级。一星是最低级别,金牌是最高级别。标准还对不同层次的母婴生活护理人员应具备的技能提出了极为详细的要求。
最低一星需要获得初级家政资格证书。考核合格后才能晋升。
对于最高级别的“金牌月子保姆”,设定了多项“硬标准”:要求获得高级管家、高级保姆、中级营养配餐师资格证书,具备母婴生活护理能力服务时间超过48个月。工作经验,至少 48 个月的客户满意度且无投诉。可以为孕妇提供心理咨询,为新生儿和婴儿4提供日常护理和保健等。
不过,自国家标准实施以来,贵阳市场对月嫂的评价仍是“各家公司做主”,标准各有不同。
巴士阿姨的“初级月嫂”分级标准是有26天的家庭经验和行业协会颁发的母婴护理师执业证书。 “黄金月子保姆”的分级标准是母婴护士证、哺乳师证、心理咨询师证、高级营养师证,“四证合一”。
楚阳表示,为了打造星级月嫂,有的公司还会给月嫂“超值奖金”:多写几年的工作经验。
以为记者想当月嫂,一位月嫂培训机构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星级其实是公司对你的包装。”
“这样的评级结果与月嫂的薪资和收入挂钩,”楚阳说,“但与专业能力并不一定相符。”
国家标准虽然能够体现专业能力,但起点太高。 “现在饼这么大,还没有一个机构来监管。”楚阳说道。 “谁能真正控制和阻止它?”
流动月嫂保姆
不仅标准混乱,市场价格也混乱。初阳告诉记者,一名月嫂隶属多家公司的现象在贵阳尤为普遍。
第一个标价是6800元,第二个标价是7800元。到了第三家店,价格可能突然变成8800元。
“所以,目前月嫂的高工资有一部分是假的。”楚阳说,这样做的结果就是行业变得越来越混乱:月嫂刚进入这个行业时,无论能力如何,工资要求都很高;为了高工资,你甚至可以放弃“契约精神”。
贵阳月嫂张阿姨原本今年4月在寨集社区一户人家下了每月6800元的订单,但雇主却提前2个月下了订单。但工作了不到4天,张阿姨就找到了雇主陈先生,说:“家里出了事,我需要尽快回毕节老家。”
陈先生没有怀疑,放开了她。突然,一家人失去了得力帮手,顿时“迷茫”。但事实上,张阿姨“跳槽”了:另一户人家给她开出了8800元的工资。
家政公司只能算是雇主和月嫂的“中介”。月嫂接到的每一个订单,家政公司都会向月嫂收取20%的费用。如果月嫂“跑了”,家政公司就很难约束她。
“月子嫂子一点也不怕,大不了就换家公司吧。”楚阳说道。
为了防止这些月嫂乱跑,减少管理难度。吴立斌想到了一个办法。阿姨巴士在贵阳、遵义两地共拥有10家合作店。所有店推荐同一个月子保姆,把她的时间安排在年初到年底。这样,她就没有时间全天候工作。
标准化的“尺子”尚未成型
乱七八糟的证件、流动的月嫂保姆、“创造”的星级,最终反映出行业管理的混乱。
楚阳自己也经历过公司通过“后门”要求培训的情况。有公司老板打电话给他,说他派来的月嫂只有两三天的时间学习,求他“给吧”。
他拒绝了:“我们的证书必须是最新的培训并通过考试。”
今年刚上任不久,新任会长楚阳就“得罪”了不少人,一口气取消了五个会员单位的资格。 “有些企业太不负责任了,办营业执照,租办公楼,扎堆人。”兜售者开始在不检查质量的情况下接受订单,”楚阳说。
但楚阳无可奈何的是贵阳花果园家政公司,它们都是合法的。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分局副局长周立新告诉记者,家政公司、产后护理中心属于服务机构,开业门槛不高,只需要营业执照即可。
近年来,江西、广西、广东、山东、南京等地相继制定了地方母婴护理服务标准,并根据不同标准进行综合评价。
今年2月,上海家政服务行业协会正式启动地方家政服务行业标准规范编制工作,其中《母婴护理标准》和《服务机构(从业人员制度、中介制度、服务交易平台)运营》和管理标准”列入了编制范围。
目前,楚阳和行业协会的同事们也忙着制定一把规范贵阳母婴护理行业服务标准的“尺子”。该草案尚未最终定稿。
即使标准出台,也未必意味着行业有序的到来。
记者从省工商行政管理局获得的数据显示,全省注册经营范围涉及“月嫂保姆”的企业有118家,其中贵阳有22家;而经营范围涉及“母婴护理”的企业全省有106家,贵阳市有22家。
“我只能用标准来规范协会的46家会员单位。”初阳说。 “如果非会员单位不听的话……”他话没说完,摇头苦笑。
金牌的“自信”
拥有10年行业经验的谭志欣曾在深圳、香港、澳门,甚至马来西亚、新加坡、加拿大等地做过月子保姆。她服务过的高端客户中,有香港商界的大老板,还有加拿大布鲁克林学院的校董。
其中最高端的是一位住在中南海的高官。这家公司的考核是最严格的。在正式上任之前,我们仔细调查了她的家庭背景、文化背景、服务过的家庭,甚至要求她接受心理评估、智商、情商测试。谭志新通过了五关,击败了六名将军,才从三十多名候选人名单中脱颖而出。
正式上任后,管理也严格。不准使用手机,进出家门都有保安陪同。谭志欣还得戴上GPS定位器,它像别针一样,粘在她的衣服上,肉眼看不见。
有一位月嫂,一进客户家就胆怯,“感觉自己被别人依赖了”。不过,谭志欣表示,无论客户是谁,她都是“收留”的人。
她这样定义自己的职业:“我用我的职业来为你们服务,而不是做艰苦的工作。”
因为与世界各地的客户合作过,又在广东工作了近9年,谭志新粤语说得非常流利,她还自学了英语。谭志新持有催乳师资格证、高级保姆资格证、营养师资格证、心理咨询师资格证等四张证书。这已经成为她的职业“自信”。
谭志欣一进雇主家,还没轮到她给她定规矩,她就主动给雇主定规矩:家里环境要卫生,抱孩子要洗手,宝宝的脸和嘴不能碰...
我前段时间在安顺下了订单。宝宝的爸爸很喜欢吃辣椒,但他也喜欢亲吻宝宝。每当宝宝的爸爸要“动”的时候,谭志新就在一旁说“去漱口洗手”,语气强硬得令人无法拒绝。孩子的父亲只能服从。
“你这样做是为了宝宝好,你设定了一个良好的起点,你的专业技能令人信服,客户最终会接受的。”谭志新道:“有了‘自信’,还怕什么?”
但贵阳的大多数月嫂都没有这样的“信心”。
谭志新表示,在广州,本科、研究生学历的年轻人已经涌入市场。在贵阳,月嫂的主力军是初中或专科毕业的“阿姨军”、“妈妈军”,平均年龄在45岁左右。
今年之前,贵阳市婴幼儿护理行业协会的主要领导都是60后。这一年,景发祥辞职了。楚阳一行人都是80后,最小的今年才29岁。
“我们需要有更多潜力的年轻人加入这个行业。”楚阳表示,这是行业健康发展的原动力。
(文/首席记者刘舒、实习生陈敏图/本报记者邱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