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2023 年全球债务创新高,新兴经济体债务压力大,人们消费观念转变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44 | 时间:2024-10-28 13:03:06

现在有一个明显的现象。我感觉周围的人越来越挑剔了。除了孩子读书、老人看病等必要开支外,去商场、餐馆的频率似乎比2-3年前少了很多。

原因其实并不难找。人们并不是不想花钱、不想玩,而是缺钱。当这种现象出现时,除了失去股市、楼市的赚钱效应(其实大部分人都是赔钱的),连基本工资和绩效奖金都减少了,后者甚至被取消。网上不少人感叹,能保住工作就好了,收入下降也没什么问题。

“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_“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_

我们千万不要认为这是我们独有的现象。其实对于整个环境来说都是一样的。

据报道,2023年全球债务将达到313万亿美元,再创历史新高。仅2023年,新增债务就会达到15万亿美元,债务压力指数最高的是新兴经济体,高于2021年COVID-19期间的“债务/GDP比率”。这就是说,本来以为疫情期间会很难,没想到现在更难了。

到2024年,这种债务压力将继续加大。仅1月份,发展中国家发债规模就达470亿美元,继续创历史新高。明知债务压力巨大,为何还要疯狂借钱?根本原因在于,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我们只能拆东墙补西墙。

值得一提的是,发达国家号称疯狂举债,但债务占GDP的比例近两年下降了2个百分点,而新兴经济体这一数据却创下历史新高。毫不夸张地说,前者掠夺了后者。一个重要表现是设置贸易壁垒,阻碍新兴经济体的技术和商业渗透,使后者的发展环境更加困难。这意味着新兴经济体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面临比以往更大的经济发展压力。

因此,借贷并没有给经济带来缓解,反而让经济变得越来越困难。世界银行表示,目前新兴经济体人均收入低于2019年,预计2020-2024年将是世界经济近30年来表现最弱的五年。

因此,权威媒体警告“艰难时期即将到来”,“各国必须勒紧裤腰带”。

_“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_“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

作为一个地球村,我们不可能不受影响。资料显示,继去年加大各类债券发行规模后,今年新增债券和赤字均突破10万亿元。为什么要背负这么多债务?

除了众所周知的原因外,土地出让收入将从2021年的8.7万亿下降到2023年的5.7万亿,仅这个收入就少了3万亿。当然也包括各行各业的困难,财政税收肯定也会有困难。做作的。与其他国家一样,经济发展面临较大压力,扩大举债是必然措施。

但我们也知道,今天为明天使用太多资金并不是长久之计。否则,只会导致更大的通货膨胀,最终对经济发展产生反作用。所以,我们要存钱,过苦日子,争取以后少借钱。对此,中央实际上已经做出了明确的安排和部署。财政部兰部长近日强调:

蓝佛安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党中央机关过紧日子是党中央的明确要求,各级政府要带头落实,勤勉办好各项事业并节俭。只有精打细算,才能持续赚钱。党政机关少花钱,就能多花钱搞民生工程。

“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__“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

兰部长介绍,近年来,财政部严格落实中央“紧缩生活”要求,尽力降低行政运行成本,将资金用在其他更需要的领域。我们常说的“三公费”出国出差、公务接待费用、公务用车等费用,2023年将比2019年(疫情前)下降20%。

这更容易理解。钱就这么多,发展经济还需要投资。我们只能减少其他方面的支出。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一个现象。近年来,大街上的公车已经很少见了。不仅如此,有的地方连公务员、教师的工资都只能延期或暂时借给兄弟单位。由此可见,过艰苦的生活不仅仅是说说而已,而是触及到方方面面。

有老板说,现在不觉得难,这可能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可以说,今年的电话一年比一年难。如果你明白其中的含义,你就会觉得这不仅仅是为了吸引人们的注意力。有两个根本原因:

一是经济发展基础越来越大,保持增长速度并不容易。努力保住增长目标,我们必须付出比以前更大的努力;

其次,科技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会给其他国家带来压力,产生技术和就业竞争。说白了,就是“你而不是别人”的结果。为了保护本国人民的就业和技术优势,任何国家都会设置壁垒,比如以前的老美国打压华为,现在等等,除了有利于本国贸易之外,还各方面都受到挤压。因此,我们将面临外贸受阻和国内经济下行的双重压力。

“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__“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

可见,国家要求党政机关过“苦日子”绝不是短期口号,而是做好长期准备的要求。这里我们需要明白的一件事是,我们不应该认为要求政府机构勒紧裤腰带与我们普通老百姓无关。因为国家之所以这么要求,是因为各行各业都不容易。如果你不努力工作,你就真的要过艰苦的生活了。这个道理你应该明白!那么,该怎么做呢?从现在开始,大家可以提前做好三项准备,从容应对。

首先,永远不要“平躺”。其实我不需要解释这么多。环境本身就比较困难。就算你不够努力,你还躺着吗?

现在很多90后、2000后都觉得自己有父母可以依靠,口袋里有钱可以花。不过,现在他们的父母赚钱没那么容易了,因为大家面临的环境都是一样的,公司也不一定能接到订单。 ,完成的项目可能没有工资,可能丢工作,可能减薪,甚至可能失去年终奖金。

这个时候,只要家里每个人都百分百努力,如果东无光,西无光,至少全军不会被歼灭。如果有成功的话,一家人的生活也不会太糟糕。据说,大家添柴火就会升起。这是事实。

第二,2024年不要乱花钱,这个我已经说过不止一次了。很多人都有一个习惯。当他们有钱的时候,他们就会情不自禁地花很多钱。但一旦出现问题,他们根本拿不出急用的钱。

正确的做法是在赚钱比较容易的时候尽量维持家庭开支的稳定水平。这是为维持长期生活水平做好准备。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我们老百姓在这方面的意识确实越来越强。比如“四年我国家庭存款近60万亿”登上热搜,说明存钱赢得了大家的共鸣。

“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_“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_

这里还要提到一件事。不能乱花钱,还要控制大额支出。老百姓的大笔支出(包括投资)其实有三项,就是买股票、买房、买车。关于股票我就不多说了。 “你猜测十有八九你都会输。”你觉得你会成为那个幸运的“1”吗?因此,这涉及到一个概率问题。不管你自称有多强大,你仍然要遵循“十有八九你投机”的概率。说实话,存点钱并不容易。目前,还是稳妥一点,做点小事比较好。玩资金可以,但不要投入太多。

那么买房子呢?按理说,经过两年多的调整,今年下半年楼市在国家综合政策的支持下或将迎来反弹机会。不过,仍然建议保持清醒。如果因为结婚、孩子上学或者改善而必须买房,那么首付比例就比较高,主要是为了逼迫自己控制杠杆,减少后期可能面临的不确定压力。

买车没什么好说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只要不做生意、不托管,汽车其实就是一种代步工具。几万的车和几十万的车没有本质区别。汽车是消耗品。如果经济不景气,只要车能开,就尽量不要更换。这将节省时间和金钱。

三是今年不要轻易跳槽。

数据显示,2024年1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2%。要知道,疫情前的2019年,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仅为3.62%。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越来越多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去外卖和做房地产经纪人。原因很简单。没有那么多工作机会。有工作总比在家闲着好。

此外,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信息显示,2024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达到1179万人,比去年增加21万人,再创历史新高。现在你应该明白为什么2024年全国调查登记失业率目标是5.5%,比2023年提高0.3个百分点。这说明就业压力比较大,失业率有继续增长的可能性不能排除。

“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__“苦日子”终究还是来了?中央明确,做3个准备或能从容应对

所以,守护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不要总说自己累了,干活不拿工资,拿不到更多的奖金。如果你没有完全确定,尽量不要轻易换工作。相信这两年经历过跳槽的人,教训是非常深刻的,不再赘述。

最后说一下夫妻和家庭的就业配置。如果两个工作都稳定的话,那就没什么好说的了。如果没有,那就尽量拥有至少一份稳定的工作,不要同时从事所谓的高收入、高风险的工作。 。对于现在甚至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这是一个相对安全的安排。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