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主”企业拼经济:一项业务全球占比30%后,正在本地拓宽上下游“朋友圈”
作者:admin | 分类:企业名录 | 浏览:63 | 时间:2022-10-13 19:33:29
10月9日早晨9点,成都市百草路西的成都银河磁体股份有限公司(简称银河磁体)会议室内,一门潜在的生意正在洽谈中。上海的一家外资企业前来了解银河磁体的粘结钕铁硼磁体产品研发和生产情况,客人连续追问,主人沉着应答。这家上海企业业务主打汽车零部件制造,对磁体需求量较大,正在全国寻找供应商。
奋战四季度、冲刺一百天,成都企业拼经济正当时。前段时间受高温和疫情影响,企业自复工复产以来产线保持24小时运转,9月以来订单已恢复到正常水平。银河磁体总经理吴志坚说。
两个月前,成都市评出12家新型材料产业链链主企业,银河磁体入选。作为链主,最近一些撬动产业发展的打法正在铺开。
产线24小时不停歇
生产场地已经不够用了!
银河磁体厂区车间外树木繁茂,给人一派宁静的感觉,而一步入车间,产线运转的轰鸣声顿时传来。车间门口,不时有大货车驶入,打包之后的新产品经过装箱之后发往客户。
银河磁体厂区车间
在新型材料产业这条赛道上,银河磁体创业资历较深,自1993年起便深耕粘结钕铁硼磁体研发制造,而至今,成都在这条赛道冲刺的企业极少。洗衣机、空调、扫地机器人、电吹风乃至飞机和高铁动车的座椅,这些人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电器和交通工具设施都会用到粘结钕铁硼磁体,它可以将电能转换成机械能,没有它,很多电气设备都无法正常运转。吴志坚说。
厂区内,一座钢架结构厂房被划分为不同的功能区间。在原料堆放、模具生产、磁粉压制、产品检测等区域,工人们有的紧盯操作系统屏幕,有的借助显微镜进行产品外观检测,有的在进行模具维护和保养,车间内有1200余名工人在各自岗位忙碌。
粘结钕铁硼磁体的生产环节大致分为配料、铸锭、快淬、压制、烘干等流程,每个流程的操作都不能马虎。只要在厂区,吴志坚就会钻进车间关注产品生产进展,他说,企业复工复产以来,订单已恢复正常,产线保持24小时运转,员工上班实行三班倒。
从厂区磁粉压制作业区就能一窥企业拼经济的干劲。压机上的操作设备一起一落,拍打出有节奏感的声响,有的压机一次压制一个磁体,有的压机一次能同时压出十余个磁体。
随着订单增加,现有厂区生产车间已经不够用了,企业办公楼部分区域都进行了改造,将轻量化的生产业务搬到办公楼。吴志坚透露,企业新厂区已经投用,目前入驻了200余名员工,不断有新设备进行安装并投入使用。
拓宽建圈强链朋友圈
撬动成都制造业企业发展
从粘结钕铁硼磁体的原料加工、模具生产到产品压制等环节,银河磁体形成了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拥有50多项专利技术。在粘结钕铁硼磁体领域,银河磁体占据了全球30%的市场份额。成为链主企业后,企业正在寻思如何牵手上下游企业一起发展壮大。
银河磁体厂区车间
作为‘链主’,应该去发挥纽带作用,撬动产业链上下游奔向高质量发展。吴志坚介绍,企业位于郫都区的新厂区产线需要一批新的压机,过去都是从沿海地区采购,现在正在构建成都本地的设备供应链,已经和都江堰市的一家装备制造企业合作,实现本地配套。
相较过去从外地进行设备采购,运输成本高、物流周期长,实现就近配套后,企业在生产设备方面的采购成本立刻降低。
在吴志坚看来,就近配套还能帮助供应商提升制造水平,磁体产品规格不一,对压机设备的精度要求非常高,这类设备往往是定制化生产,通过和本地供应商不停地进行技术沟通,对方也会不断提升设备生产水平,这是一个彼此促进的过程。
粘结钕铁硼磁体的一大原材料是稀土,四川凉山州冕宁县成为银河磁体的稀土采购地,几乎每周都有稀土金属运送到企业车间,然后投入产线。从产业链下游看,银河磁体还有一个期盼——
成都的汽车产业正在崛起,电机产品需求会增长,这其中会大量用到粘结钕铁硼磁体,产品为成都车企做配套也是公司下一步的考量。吴志坚说。
科研路径的建圈强链举措正在实施。我们最近在积极推动银河磁体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工作,有效利用协会智库资源为粘结钕铁硼磁体产品创新提供技术支持。四川省科技协同创新促进会相关负责人说,会加强同成都新型材料产业链细分领域企业合作,为企业引才引智,助推成都企业高质量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宋嘉问
编辑 谭王雨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