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温州市家政服务条例(草案)提请审议,推动家政服务业长远发展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63 | 时间:2024-08-07 13:11:56

2月2日,温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召开,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温州市家政服务条例(草案)》(以下简称《条例(草案)》)。

据悉,《条例(草案)》适用于本市行政区域内为家庭提供服务的活动,在家庭成员住所或者其指定的场所,有偿提供照护、保洁、烹饪等活动,满足家庭日常生活需要。分为总则、规范服务、促进发展、法律责任、附件五章31条。规范了家政服务机构、家政服务人员、家政服务消费者等相关主体的义务和责任,明确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责任,并要求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提供免费职业培训等措施,促进家政服务业长远发展。

“这将是全国第一部在地级市级别制定发布的家政服务业地方法规。”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地方立法规范家政服务业发展,既是落实温州“领跑”行动、推动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增效的客观需要,也将为建设“重要窗口”提供重要支撑。

温州家政服务公司招聘信息_温州家政服务_温州家政服务平台

网络图像

行业标准化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

打扫卫生、买菜、做饭、照顾孩子……如今,家政服务逐渐成为不少工薪家庭的刚性需求。

“我们这一代人的家务能力越来越差,没有‘阿姨’的参与,很多时候家庭生活会突然陷入停滞。”张女士是某市属事业单位职工,她的话道出了不少职工家庭的心声,“毫不夸张地说,能找到一个称心如意的‘阿姨’,心里会觉得很幸福。”

但家政服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服务价格波动较大、人员流动率过高等问题始终困扰着广大家政服务消费者。

据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温州家政服务市场面临的困难,一方面是经济社会发展,对优质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另一方面,温州家政服务业还处于“低、小、散、弱”阶段,缺乏统一有效的管理规范和扶持措施。另外,家政服务在服务标准、服务价格、服务保障等方面也存在着不规范的情况。“这一系列问题温州家政服务,对温州家政服务提质扩容提出了很多现实要求。”

为推动家政服务业规范发展,近年来,温州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等已提交十余份提案,希望通过立法来规范引导家政服务业健康发展。2019年至2020年,家政服务人员培训、信用体系建设、家政服务网络建设等相关工作连续两年被列为温州“十大民生工程”。2019年,温州还成功入选全国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领跑者”行动重点城市。

“行业和市场的健康发展,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支持。”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实现温州家政服务专业化、标准化、规范化,打造“用得上、用得起、放心得起”的家政服务市场,家政服务立法于2019年正式列入温州市人大立法项目。

内容接地气,着力解决家政服务市场信息不对称

由于《条例草案》涉及人群广泛,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在获取立法诉求和建议方面进行了创新,除将草案发往温州市有关部门、单位、市全体人大代表、县(市、区)人大常委会、基层立法联系点、地方立法专家库成员征求意见外温州家政服务,还联合当地媒体,通过问卷调查等形式广泛征求社会公众意见,取得了良好效果,使《条例草案》内容更加细化、更加落地。

记者阅读《条例(征求意见稿)》发现,该条例对家政服务机构如何开展经营活动、家政服务人员如何履行义务、家政服务消费者在接受服务时需要注意的事项、各级政府和有关单位如何有效推动行业发展等都做出了相关规定和要求。

温州家政服务公司招聘信息_温州家政服务平台_温州家政服务

网络图像

家政服务的范围是起草工作的重点。《条例草案》将“小型家政服务”作为适用范围,明确家政服务是指在家庭成员住所或者其指定场所,有偿提供照护、保洁、烹饪等满足家庭成员日常生活需要的活动。此外,在月子中心、养老服务机构等固定场所开展相关服务的,可参照本条例草案执行。

“家政服务市场的一个主要矛盾就是供需双方信息不对称,为此,条例(草案)对信息公开作出了明确规定。”温州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条例(草案)要求家政服务机构为家政服务人员建立工作档案,内容涵盖个人身份信息、健康证明、专业技能、犯罪记录等。同时,禁止指派、介绍无有效身份证件、不按规定参加体检、体检不合格的家政服务人员从事家政服务。不遵守规定的,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设置好准入门槛,可以筛选掉一些有犯罪记录、传染病或者精神病的人,从而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当然,服务工作是双向选择,《条例草案》不仅保证“用人单位放心用保姆”,还对如何让“保姆开心”作出了规定。《条例草案》明确规定,家政服务消费者应当尊重家政服务人员的人格尊严,按照约定缴纳相关费用,为家政服务人员提供必要的劳动保护条件,保障家政服务人员的休息权利,不得强迫家政服务人员提供超出约定条件的家政服务。

与淘宝类似,家政服务可以在线追踪和评估

作为《条例(草案)》规范管理的重要部分,温州市家政服务管理平台(温州市家政服务云)已投入试运行,管理规则已由温州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商务厅联合制定。

“目前,平台已采集建档1万余名家政服务人员和40余家家政服务机构的基本信息。”温州市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副主任陈一平说,“家政服务机构和家政服务人员在平台上录入基本信息后,平台会为其生成并发放家政服务码。需要强调的是,服务码是家政服务人员上岗的重要凭证。”

发放的服务编码还具有服务追踪功能,最常见的是约定的家政服务完成或终止后,家政服务消费者可以在家政服务管理平台上对服务质量进行评价,相关内容属于公共信用信息,社会公众可以依法查询。

为了更好地推动行业发展,《条例(草案)》还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家政服务业管理的领导,将家政服务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立健全部门协调机制和资金保障机制,推动家政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例如,可以采取提供免费职业培训等措施,推动雇员型家政服务机构发展;可以采取引导新建、改建住宅小区同步建设或预留家政服务网点和设施等措施,鼓励家政服务机构在社区设立家政服务网点。

市民纷纷点赞,社会各界对《条例(草案)》充满期待

“这些政策让我感到安全,工作起来更有动力了。”来自湖北的家政服务人员孙阿姨说。草案要求从业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签订家政服务合同、进行健康检查、缴纳社会保险,这在为从业人员提供有效保障的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希望通过不断努力,提高服务技能。”

“聘请家政人员最大的顾虑就是‘前后不一’,服务态度当面和背地里不一样。”市民唐女士对聘请家政人员的经历仍心有余悸。“如果《条例(草案)》能正式实施,相信家政服务行业的服务标准肯定会有大幅提升,里面提到的服务质量考核机制,一定能实现家政服务队伍的‘优胜劣汰’。”

必胜商业管理有限公司是温州家政服务业知名的龙头企业,公司法人代表叶正浩表示,家政服务业是一个特殊行业,虽然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目前尚无统一的服务规范和指南。《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在一定程度上为家政服务业相关从业人员定下了方向和框架。作为家政服务机构,将按照相关内容要求落实相关要求,严控从业人员准入门槛,有序开展从业人员技能培训,为提高温州城市生活品质贡献力量。

陈一平表示,家政服务是一种无形产品,无法量化。从《条例草案》的内容来看,规定了对家政服务市场经营中欺诈行为或失信行为的处罚,从而引领和引导整个家政服务行业走向规范化、标准化、正规化,实现有序发展。其实,在《条例草案》出台之前,由温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牵头成立的温州市家庭服务市场,就在探索用标准化的理念开展经营管理活动。今后,该市场将为全市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