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家政平台好孕妈妈曝经营问题,多地分公司欠薪玩消失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205 | 时间:2024-06-25 09:03:20近期,互联网家政服务平台“好孕妈妈”被曝出多起问题。多名月嫂向南方都市报“记者团”反映,好孕妈妈平台不仅拖欠她们数月的劳动报酬,广州分公司还“消失”。南方都市报记者发现,除了广州分公司,好孕妈妈近期在多个城市也遭遇经营问题,其位于北京的总公司成为被执行人,公司法人更是数十次被列入“身高限制名单”。
200多名月嫂被拖欠工资
起诉后很难拿回钱
6月22日,南都记者在天河区岗顶见到了多位求助的产后保姆代表。曾保姆告诉记者,她与好运妈妈平台保持着“中介服务”合作关系,即平台提供家政培训,并将客户与产后保姆进行匹配。采访结束后,平台、产后保姆和客户签订了《产后服务合同》,明确服务期限、报酬等。“公司在点评网站上招揽客户,然后通过APP给我们分配订单,好运妈妈的产后保姆都是这样。”
值得注意的是,不少产后保姆出具的《产后服务合同》显示,首付款和尾款均由平台收取后支付给产后保姆。产后保姆在上门服务(即到客户家中提供服务)前,还要向平台缴纳1000元至2000元的押金,服务完成后再返还。
曾女士说:“注册一个岗位大概需要20多天,工资能拿到七八千元。”但去年11月之后,她和几个姐妹就没有再从平台拿到过工资,她们多次索要,但都是敷衍了事。“他们说正在向总部汇报,会按顺序发放,所以我们当时就信了。”
虽然拿不到工资,但平台还是给保姆们发了订单。“没拿到工资心里很着急,但又担心不干活就拿不到工资。”抱着这样的心态,曾女士一直干到了今年2月,直到公司还是发不了工资,广州分公司也关门了,大家才意识到不对劲。她和其他保姆们做了一些统计,发现广州有200多名保姆被孕妈拖欠工资。加上押金,累计欠款超过220万元。
好孕妈妈的订单派送平台仍在派送订单(左),但月嫂的工资还没发(右)。
曾女士说,今年3月份以来,已有200多名月嫂到天河区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好孕妈妈平台广州分公司广州宝米家政服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米家政)按照约定支付报酬。
月嫂出示的《民事调解书》显示,在法院和律师的调解下广州家政服务,宝米家政与部分月嫂达成“分十期均等支付所欠工资”的协议。但曾女士称,直至今年5月30日,被拖欠工资的月嫂仍未收到首期工资。“我们后来申请强制执行,但法院称找不到可执行的物业,只能追加其总部和股东。”宝米家政办公场所关闭后,联系月嫂的工作人员也纷纷辞职或失联。6月22日,南都记者探访宝米家政所在的写字楼,物业工作人员也称,该公司在3月后已停止营业。
采访中,曾女士语速较快,屡屡哽咽:“我自己也没领到2.8万多元,我们都是来挣钱养家的,有的姐妹照顾老人孩子需要钱广州家政服务,有的看病急着要钱,现在广州分行没了,北京总行也联系不上,大家都很着急。”
总公司成为被执行对象,多地员工、顾客投诉
资料显示,“好孕妈妈”为北京香网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北京香网)旗下家政服务品牌,在广东、天津、浙江、广西等地设有分公司,提供家政培训及居家护理服务。其官网显示,好孕妈妈成立于2014年,7年来服务12万个家庭。2021年10月,好孕妈妈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但一个月后便被曝出每月保姆工资被拖欠。
宝米家政是曾女士等月嫂在广州开设的北京香网全资子公司,其法定代表人与肖哲文为同一人。工商登记信息显示,肖哲文同时是北京香网40余家关联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记者在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发现,自4月份以来,北京祥旺已被宁波、杭州、北京等地法院40余次列为被执行人,涉及劳动关系、服务纠纷的诉讼公告达数十起。肖哲文还被多地法院下达限制消费令。目前,点评网站上已经找不到广州好运妈妈门店信息,北京总部页面有数十条来自全国各地员工抱怨欠薪的留言,也有消费者投诉公司未履行合同提供服务。
曾女士等保姆还发现,广州宝米家政倒闭后,总部无人联系,原来广州宝米家政的部分员工另行成立了家政公司,负责人正是之前给他们下单的刘经理。保姆们对此表示怀疑。
刘经理接受采访时称,自己只是广州宝米家政的一名普通员工,被公司拖欠工资一万多元。新成立的家政公司与宝米家政没有任何关系,是在他和部分同事离职后成立的。刘经理称,被拖欠工资的他和同事们仍在向宝米家政追偿,目前正在走仲裁程序。
6月22日,南都记者拨打好运妈妈400客服电话及工商注册信息中留下的几个电话号码,试图与广州宝米家政和北京香网科技取得联系,但均未接通。
月嫂与平台签订的服务合同封面。
律师建议:工人应谨慎选择合作公司
广东启元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广州市天河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调解员杨曼昱认为,劳动者在选择中介机构合作时,应考虑对方公司的实力或市场份额,尽量选择实力雄厚、成立时间较长的公司。
杨曼昱还建议,劳动者在与中介签订服务合同时,应明确约定付款期限,尽量缩短期限。“如果付款期限超过一个月,建议谨慎签约,如果第一个月就出现问题,应及时终止合作,避免造成更大损失。”
撰文/摄影:南都记者魏志新、N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