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临泉县邦尼家政开业,爱心月嫂公益项目助力贫困妇女就业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46 | 时间:2024-06-22 09:04:35

富平家政服务公司_富平家政公司_富平家政保洁公司

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事业群高级副总裁杨国超(左)与临泉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建(右)为邦尼家政服务公司揭牌

绷紧的红绳同时被剪断,彩带迎风飘扬,全女性员工紧紧围拢,四周响起阵阵掌声。这是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一家家政服务公司的开业典礼。没有特别的仪式,但这家店的创始人马玲丽却让它显得格外突出,甚至引得县领导纷纷称赞他亲自剪彩。

一年前,马玲丽被生活的重担压得透不过气来,没有多少一技之长,她试图改变自己的生活。这时,家乡临泉启动了一项名为“爱心月嫂”的公益项目,这给了马玲丽一个改变的机会。

目前,我国“二胎”政策全面放开,生育高峰到来,月嫂、育婴保姆市场需求旺盛,同时一些贫困地区妇女因就业机会不足,面临就业难、收入低等问题,供需关系矛盾日趋紧张,催生了月嫂市场的繁荣。

如何将两者精准结合起来,让更多贫困地区女性掌握专业技能,通过服务社会改变自己和家庭的命运?这个“贴心月嫂”公益项目,正在寻求答案。

帮助贫困妇女重拾信心

马玲丽是临泉县一位90后妈妈,有两个儿子。大儿子3岁时,在建筑工地做水电工的丈夫不小心脚部受伤,治疗费用不菲。这时,孩子和丈夫的经济压力几乎全部落在了马玲丽的身上。马玲丽想过做出改变,但苦于技术有限,生活压力越来越大。

同样是临泉县人的张雪,12岁丧父丧母,和6个兄弟姐妹由爷爷抚养长大。这五年间,爷爷病逝,姐姐出嫁,作为家中的老二,张雪成了家里的顶梁柱。17岁那年,张雪无奈放弃学业,到县城打工,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

2017年,为解决当地妇女就业问题,临泉县政府开办了保姆培训班,马玲丽和张雪同时报名参加,培训结束后,她们便在县里托儿所当保姆。

2017年9月4日,荷兰皇家菲仕兰爱心产科护士公益项目招募团队来到临泉开展中国人口第一大县扶贫活动,经过严格的初审和复试,两人被录取并前往北京富平学校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家政、育儿技术培训,以及关爱工作坊,提升自身素养。

为期一个月的培训项目很快结束,马玲丽和张雪顺利在北京就业,马玲丽受聘成为保姆,张雪则成为富平学校​​家政服务门店的实习老师,帮助学员联系用人单位、维权。

良好的专业技能和成功的就业,使得两人的薪资都大幅提升。

“刚搬进来的时候工资是4000元,几个月后就涨到了4800元,几乎是老家的两倍。在单位家里,我平时吃住几乎不花钱。”马玲丽说。

工资翻倍对于马玲莉来说有些意外,除了收入的提升,学生们个人能力的提升也是显而易见的。

学员到户后是否签订合同,成为家政工维护自身权益的重要指标。学员到户后,张雪多次与小区业主交涉,帮助业主签订合同,最终获准进入小区,并在业主楼道耐心等候,最终顺利从用人单位手中拿到了劳动合同。

张雪说,自己是一个特别积极的人,尤其是面对这么来之不易的工作。

“” 读作“Bang Ni”

在北京工作生活了几个月后,两人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开始重新思考自己的规划,马玲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在临泉县开办一家属于自己的家政服务公司,帮助更多当地妇女就业。

2017年9月,她进入富平学校学习,10月找到工作。半年后,她用在北京做保姆攒下的钱回老家创业。有了大城市的工作经验,马玲丽很快完成了市场调研。今年春节过后,她和姐妹们利用互联网资源,在网上发传单,接家政服务订单,每天收入近300元,实现了创业梦。

2018年3月21日,马玲莉的家政服务公司正式成立。开业当天,临泉县、中国扶贫基金会、荷兰皇家菲仕兰公司领导共同为公司揭牌,赠送定制工作服及培训教具,鼓励马玲莉依靠自己的一技之长,勤奋经营公司,努力脱贫致富,为更多姐妹创造就业机会。

除了改变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马玲丽还希望能鼓励更多的人通过努力工作找到工作,改变命运。为此,马玲丽给自己的公司起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邦妮家政服务公司”,“邦妮”谐音为“帮你”。

“我也曾经是受益者,希望把这份爱心分享、传递下去。”马玲丽说,“公司成立后,我们会启动家政服务人员招募计划,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更多本地姐妹的就业问题。”

张雪目前在临泉县从事公益事业,打工攒下一定钱后,打算开个店,自主创业。

距离临泉县几百公里的国家级贫困县砀山县的刘艳丽和唐素珍在接受爱心月嫂培训后,选择继续从事家政服务行业。育婴行业这两位有特殊技能的人,工资也迅速上涨,在北京的唐素珍工资一度涨近7000元。

精准解决社会问题

近十年来,我国每年约有1600万新生儿出生。2015年“二胎政策”实施后,国家统计局2017年公布的数据显示,2016年出生人口为1786万,比上年增加191万。在“二胎政策”的带动下,预计未来几年新生儿数量还会上升。

据商务部2016年统计,全国近四成城镇家庭需要家政服务;据中国家政服务业协会统计,截至2016年,需要家政服务的用人单位达7000万人。

这就产生了对专业保姆的庞大市场需求,中国贫困农村地区妇女的就业技能培训亟待加强,而中国城市二胎化浪潮带来的月嫂、育婴师需求爆发式增长,两者之间需要搭建起一座良好的桥梁,实现供需对接。

农村女性缺乏良好技能,在社会就业难度较大,而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家庭往往因工作时间、育儿经验不足等原因富平家政公司,面临育儿难题。现实的供需关系最终催生了爱心月产妇护理公益项目。

“农村的社会矛盾主要在于农村女性的赋权和就业问题。如果对她们进行培训和赋权,提高她们的就业能力,让她们到城市就业,正好弥补了城市家庭照顾孩子的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她们的收入水平,这将有效化解两端的社会矛盾。”荷兰皇家菲仕兰中国事业部高级副总裁杨国超说。

杨国超表示,爱心月嫂项目创办初衷主要涵盖三个方面:一是赋权女性,提高女性收入水平;二是授人以渔,通过技能培训提高女性就业竞争力;三是关注社会矛盾富平家政公司,传播爱心。家政服务人员在大城市就业后,作为受益者,可以继续传播爱心。

多方携手助力脱贫攻坚

安徽省阜阳市临泉县总人口230多万,是国家级贫困县。2014年,临泉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2.3万人。经过三年集中脱贫攻坚,仍有11.1万人脱贫。不少家庭人均年收入不足3000元,脱贫任务艰巨。

2016年6月,荷兰皇家菲仕兰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100万元人民币,启动“爱心月嫂”公益项目。

根据中国扶贫基金会当时的规划,该项目以“授人以渔”的方式,对安徽、河南、河北、甘肃四省贫困地区的农村妇女进行“精准扶贫”。第一年,计划在北京富平学校培训140名贫困农村妇女,成为拥有母婴护理岗位资格认证的贴心月嫂。培训结束后,学员就业率达到90%,还获得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家政服务人员职业资格证书,上岗后月薪4000多元,最高可达7000元。

2017年7月18日,荷兰菲仕兰公司再次向中国扶贫基金会捐款120万元人民币,启动“爱心月嫂”项目第二期。

“自2016年6月启动以来,共培训贫困地区妇女268人,就业率近100%。未来,预计每年培训人数将达到300人,招生区域将由安徽、河北、四川、贵州逐步扩大到更多的贫困地区。此外,还将赋予爱心月嫂更多的内容和内涵,并依托爱心工坊开展爱心月嫂志愿活动,参与公益事业,传播爱心。”杨国超说。

“政府举办技能培训班,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提高自力更生意识,转变思想观念,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同时他们也会主动寻找就业机会。通过政府引荐、公益支持、企业参与、媒体宣传等方式,更好地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目标迈进。”临泉县委常委、副县长陈建说。

- 结尾 -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