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限购再添2城!楼市新“风向”,你读懂了吗?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3 | 时间:2024-05-10 09:56:00重磅!又有2大城市全面取消限购!
今天(5月9日)早上,杭州发布关于优化调整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通知:全面取消限购,一时间抢占了房地产市场头条。
此外,杭州还优化了积分落户政策。在杭州市取得合法产权住房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可申请落户。政策内容还包括了优化住宅用地供应、优化公证摇号销售措施、加强住房信贷支持等多项举措。
紧接着,下午,西安也发布新政,全面取消住房限购!
至此,全国尚未全面取消限购的城市仅剩下了6座。从北到南分别是:北京、天津、上海、广州、深圳、珠海。
虽然说,目前一、二线城市的楼市松绑进度不一,但趋势基本已经明确:
过去在楼市过热时期陆续出台的调控手段,已经完成了他们的历史使命,即将一一退出舞台。
包括且不限于,限购、限贷、限价、限售……
接下来,二线城市全部放开是必然,一线城市虽然在政策放宽上表现得相对比较谨慎,但仍然有进一步定向松绑的空间。
特别是对于限购最严的上海,作为全国的经济、金融中心,此刻,市场对于新政的期盼情绪已经到达了顶峰!
继上周传出外环外多盘采用“3+2+3”模式活动后,昨天,小编在多个房产群和小红书还看到了一个更为难以置信的小道消息,由外环外转战到中外环!
图源小红书截图
虽然都是小道,但同样可以看出,对于新政的期盼,上海房产界已经躁动起来了。
那么,接下来政策端的发力方向会是什么呢?
2024楼市新风向:去库存
事实上,高层已经定调。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对房地产首次提出“统筹研究消化存量房产和优化增量住房的政策措施”的要求。
会议后一天的5月1日,自然资源部发布了《关于做好2024年住宅用地供应有关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商品住宅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的,应暂停新增商品住宅用地出让。
政策指向性很明确了,今年的主基调就是:去库存。
为什么要去库存?
主要原因还是目前商品房库存太高了!已经超出了历史峰值,2016年2月的7.39亿㎡。
数据显示,自2020年以来,库存一直在增长。
截止2024 年2月末,全国商品房(含住宅、写字楼、商铺等)库存量高达75969万㎡,同比增长15.9%。
3月末稍有下降,库存量为74833万㎡,同比增长15.6%,其中住宅库存39458万㎡,同比增长23.9%。
不仅库存大,去化也慢。
根据上海易居研究院数据统计,截至3月份,全国百城新建商品住宅库存去化周期即存销比为25.3个月,超过2年。在百城样本城市中,有41个城市去化周期超过36个月,且多为三四线城市。
上海目前虽然是库存增速同比全国第一的城市,但去化周期在12.7个月。
而根据历史数据和房地产“开发-预售”的工程建设关系,去化周期合理值界定是12-14个月,
可见,上海目前的商品房去化周期仍属合理范围,这也可能是,上海迄今仍未有大手笔的楼市调控政策出台的原因之一。
不过,由于上海区位差异导致的房子异质性的存在,郊区新房的去化,显然会比这个平均水平更长。
鉴于此,上海后续的着重点还是郊区去库存。
上海:郊区去库存行动,已经打响!
上海如何去库存?
土地供应方面,2024年上海商品住房用地供应计划整体缩减,相比2023年,缩减了约11%,其中郊区的供地更是大幅降低。
嘉定、松江、青浦、奉贤4大区2024年分别计划供应商品住房用地40-45公顷,相较于2023年的45-50公顷,都下降了约11%。
而金山和崇明的商品住宅用地都大幅度降低,金山降低了约3成,崇明降低了7成。
临港新片区,经历2023年供应的大幅度缩减后,2024年再次缩减约22%!
从源头上,减少土地供应,控制库存。
而针对如何消化存量房产,虽然上海还未有大手笔的调控手段,但51期间的“以旧换新”活动,同样是为了帮助郊区“去库存”而发起的。
上海“以旧换新”可以增加二手房的曝光量,从而有利于提高置换成功率,加速置换周期。
而一旦改善置换的链条转动起来,市场也就活跃了。
但这都是理想层面上的作用,实际能带来多大的影响,还有待继续观察。
就目前通通沟通案场得到的反馈来看,尚未有购房者报名参与到“以旧换新”的活动中来。
当然,我们期待着上海能迎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房产政策,为购房者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但更关键的,还是希望能从“如何降低购房成本”这个需求着手。正如网友所说的,是我不想买房吗?关键还是没钱。
每日了解更多上海新房资讯
扫文末二维码添加小密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