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新能源汽车回不去了?(深度好文)
作者:admin | 分类:二手信息 | 浏览:74 | 时间:2024-02-07 12:06:56我实际上上个月写了这篇文章,但从未发表过。 我想了很久,今天却找不到合适的素材。 我就看一下。 应该会得罪很多人。
简单说一下新能源。 我发现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还是可以毫无保留地分享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它们只是个人意见。 欢迎评论。
这几天一直在看各种经销店倒闭的新闻,突然发现了这篇文章。 汽车行业寒冬,不仅二手车难卖,新车也不好卖。
《突破:新能源》
从投资者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市场似乎永远不会回到“昔日的辉煌”。
为什么说新能源汽车回不来了?
我个人觉得新能源汽车最大的问题不是销量和性能,而是“超想象力”的丧失。 2020年之前,国内新能源汽车渗透率不足5%。 我的想象是:双碳目标下,全国14亿人口的汽车市场空间广阔,业绩爆发式增长。
这种想象不仅具有想象力,而且具有实用性。
这种行业在投资者眼中被称为超级成长股。
这就是为什么当时资本进入新能源汽车行业,给出了170倍的估值,这在任何行业都是罕见的。
但是,但是,但是,
当参与者多了,爆发式增长,百花齐放的时候,这170倍恐怖的PE就会在短时间内轻易被消化掉。 事实上,我们的新能源确实非常可观。 短短三年的时间,就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的位置,他的成就无需多言。
当你回来的时候,你那么强大,为什么不能说你无法恢复以前的辉煌呢? 据最新数据显示,我国新能源渗透率已达35%以上。 据相关机构预测,上限为60%+。 按照现在的增长速度,好像3年左右就到了天花板,所以我们说,想象力没了。
用燃油车的历史来计算同比增长,一旦达到天花板,各种打架、价格战就不再能够通过讲故事和使用场景来控制。 那么可以预见的未来就是行业利润将一步步萎缩,而这不应该是这样的。 这可以被认为是一种预测。 从2023年开始,这种现象开始加剧。 查找相关资料并不困难。 新能源汽车净利润断崖式下跌。 否则,新能源汽车的PR也不会低至短短三年。 已经下降到了19.91倍,尽管仍然非常可观。
以此分析,不难看出,未来只有像宁德时代、比亚迪这样具有垄断优势、利润较高的行业龙头才能够生存。
消费者愿意为情感价值买单的前提是同样起点的情感价值附加值。
直销肯定不会走得太远,那么如果允许燃油车经销商进入市场,经销商的天花板在哪里呢?
《突破:二手车》
昨天我去见了武汉一家奥迪4S店的二手车经理。 当我问到4S店做二手车经销商好还是自己去二手车经销店工作好时,我回答:任何促销的店都不应该有二手车经理。给店经理。 是的。 不难理解,暴露出的问题是,对于经销商来说,二手车板块占比并不大,并没有太多关注和投入。
近年来,原本默默无闻的二手车业务逐渐进入了4S运营商的视线,但为何表现如此糟糕呢? 传统4S店对二手车业务的投入和关注远远少于新车和售后服务。 即便是现在的BBA品牌,也将二手车部门与精品、保险、授权业务放在同一水平,有些边缘化。
二手车业务通常被视为新车销售业务的辅助工具。 二手车领域的一切举动都是为了促进新车交易。 更换下来的汽车大部分是通过拍卖平台处置的,远离二手车一线。 市场有一些先天的优势没有被利用。
年初的时候,我看到一个非常有趣的数据。 整个二手车行业,38%的新车从4S端流入二手车市场,但只有3%从4S端直接流向零售客户。
那么剩下的35%会怎样呢? 目前二手车业务的利润占经销商的比例还不到5%。 现在想想上面提到的零售额的 3%。 如果这3%变成30%,占利润总额的多少?
其实之前我也分析过目前二手车行业4S遇到的一些问题,但是有取舍,而且都是重要的取舍。 主要取决于投资水平。 除了流程、制度等问题之外,我们再来看看其他问题。 。
01 周转周期:可能我的理解太片面了。 我的理解是,周转周期的根本原因是资金周转,所以需要周转周期。 但置换二手车筹集的资金不足以购买新车。 这似乎并不重要。 就算有,资金成本也还是不少。 更何况,有一定规模的经销商集团,也不缺这点资本。 当然,有些品牌是可以先付款的。 。
02 售后成本:这应该是很多经销商二手车推广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对于一些国产车,或者10万元以上的汽车品牌来说,更换的车95%都是旧的、坏的,二手车也比较旧。 ,里程越大,或多或少会出现一些问题。 如何向消费者保证这种品质保证? 这一步,让一大批经销商退出,并不是因为不愿意赚钱,所以只能直接拍卖或者私下处理。
03 留住人才难:问过很多经销商,他们都说找不到合适的人。 但另一方面,我又想,一个非常重要的部门怎么能留住人,除非灰色收入能够养活他们。 但这并不是经销商经营者想要的。 事实上,人才真的很容易找到。 多年来,瓜子、优信、人人车、查博士等检测公司培养了一批批人才。 请相信,每一个进入二手车赛道的年轻人都怀着二手车销量有一天超越新车的梦想来到这里。 他们主要是给了舞台,没有留不住的人。
我们来看看分段的部分:
01 进入阶段(收购阶段)车源商机丧失
昨天我偷看了一风的数据。 平均单店有150多个有置换需求的商机,最高的达到500多个。普通经销商可能想象不到,这种资源对于传统二手车商来说非常重要。 这意味着它可以支持多个商店。
02 中间环节(置换环节)助力新车销售
更换不同品牌的产品,无论是原装产品还是非原装产品,都有一定的补贴。 都是厂家的补贴。 即使厂家补贴,对于经销商来说,也是为了卖掉更多的新车而卖掉旧车。 提高收购价格的另一点是二手车领域的人员能力问题。 现在市场价格每天都在变化。 当二手车从业者离开一线一段时间后,价格就会发生较大的变化。 此外,他们还需要预留资金直接批发给商家。 利润差异。
03出口环节(销售环节)简单,效率低下
其中大部分仍以拍卖和批发为主,尤其是非BBA品牌经销商。 他们没有处理好综合业务和二手车业务的关系,整体利润产出不是很高。
04日常经营灰色收入(管理部门)
当我深入了解后,我发现经销商的二手车板块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 我最初的理解是,单店的二手车经理才是灰色收入的最终受益者。 当我深入挖掘时,我发现灰色收入的方式有很多种,而且都白白浪费了。 你绝对不会认为拍卖平台只是一个工具,这里的利益链决定了它。 当团体不强迫人们做好二手车的时候,不会有太大的改变,如果有人碰了别人的蛋糕,谁也不会太舒服。
既然问题解决了,我们就来看看有哪些优点。 为什么有先天优势?
01场地
一般品牌装修风格统一,要求统一。 店内环境不会太差。 依托自有场所开展二手车业务,给客户带来的信任感是任何渠道都无法超越的。 它给客户带来的安全和信任成本更低。
02换货一站式解决方案
大多数出售二手车的车主都有购买新车的需求,所以这个优势是任何渠道都无法比拟的。 更官方、更便捷、一站式解决。
03置换补贴
为了扩大新车销量或者维持品牌保值,主机厂会提供置换补贴,而且这个补贴的金额也不小,从几千到几万不等。 如果传统汽车经销商有这样的空间,他们就会把车卖疯了。
04服务优势
不用说,无论是销售能力、服务流程,还是系统支持武汉二手车置换,4S从厂家从上门到清洗再到销售都有固定的服务流程。 这样,在二手车领域实施时,管理成本会更低。
05资金优势
传统车商拥有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的资金,已经是一个大型车商了。 但对于经销商来说,资金少则三万四千万,多则上亿。 那是普通商人无法比拟的。
06资金支持
这并不陌生。 二手车金融鱼龙混杂。 除了官方银行金融外,其他金融公司和担保公司也有不同的产品。 不过,大多数品牌都有厂商融资,也可以支持二手车业务。 这种独有的优势对于二手车行业来说也是如此。 无法被超越。
07售后能力
目前,二手车商家只能依靠第三方公司进行售后管理武汉二手车置换,但4S拥有自己的售后部门,这也是先天优势。
这不仅是人、货、市场的优势,更多的基础用户更是锦上添花,也能让经销商在二手车领域长久停留。 毕竟目前经销商的竞争对手还比较弱。
那么,您认为经销商生存的突破口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