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号户型:醴泉庐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51 | 时间:2024-01-19 20:36:584. 醴泉庐
4.1 户型简介

? 东南面透视图
醴泉庐(“醴”读作“礼”,意为甜酒、美酒)基底宽 8.6 米,深 10.9 米,占地面积93.7 m2,总建筑面积 335.7 m2,局部 3 层,带阁楼,电梯可达第 3 层,主坡正面屋檐高 9.85 米(室外地坪至屋檐结构板上缘)。以3层的空间最为高敞通透,餐厨设于首层,全家合用。

? 东南面鸟瞰图
醴泉庐、开明居、丰邑宅等三个户型虽平面格局不同,但具有相似的外形—都通过 S 形的错层坡屋顶,为阁楼创造南向采光,造型简洁大气,各种视角均有不错的观瞻。若无需露台或对保温防水工艺有所顾虑,可不留孔洞,将露台周边的坡顶连通(建设指南之 3.2 所示),改为储藏间。醴泉庐采用近似硬山的短悬山屋面,可作为与邻居贴建时的屋顶参考示范;若不贴建则可采用丰邑宅的大出挑悬山屋面。

? 东北面透视图

? 西南面透视图
图集中的户型基本都采用屋脊叠瓦、屋檐白头花边瓦、镂空阳台栏板等传统元素,以延续传统文脉;外墙以浅灰为主色调搭配小面积泥土色,采用凹凸不平的毛面外墙,彰显乡土建筑简约、质朴、粗砺的质感,不用光面瓷砖。

? 入户大门外观
( 醴泉庐和丰邑宅采用同款大门 )

? 三层露台外观

? 东南面局部外观
醴泉庐适用于合灶做饭、偏爱房间数多、对空间开敞性要求不高的家庭。节假日团聚最少可供 10人居住,若调整房间用途可容纳更多人。
4.2 平面布局

?醴泉庐 一层平面图
本层建筑面积 93.7 m2
一层高 3.6 米,设 1 室 2 厅 1 厨 2 卫,可供 2 人居住。堂屋居右侧,神位居中,座位居两侧。楼梯朝南,与电梯相对,楼梯间下可做储藏。餐厨分开,全家人合用一层厨房与餐厅,厨房设有后门通往后院。起居空间前后纵深达 10.7 米,舒适宽敞。公卫前室设储藏柜、洗衣机与盥洗台。建筑外观上,木门扇、木门簪、石门槛、石门套等传统建筑元素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

? 醴泉庐 二层平面图
本层建筑面积 106.3 m2
二层高 3.3 米,设 2 室 1 厅1储 2 卫 1 阳台。东侧正中的房间适合作为储藏间,也可在其与客厅之间择一改作卧室,本层可供4 ~ 6人居住。南面向前出挑形成左右贯通的阳台,向后出挑的部分拓宽了北卧室。

? 醴泉庐 三层平面图
本层建筑面积 87 m2
三层设 2 室 1 厅 2 卫 1 露台。两间卧室均为斜坡顶,高 2.3 ~ 4.6 米不等,空间高敞。过道与客厅略低,高 2.7 米,但客厅与南卧室均向露台开落地窗,视觉边界外延,外部景观引入,毫无逼仄之感。露台可满足晾晒及休闲需求,空间形态层次丰富。本层可供4 人居住。

? 醴泉庐 阁楼层平面图
本层建筑面积 48.6 m2
醴泉庐具有足够长和陡的坡屋顶,形成了舒适的阁楼空间,主要房间具有南向和东向采光,光影氛围温馨(电梯不可直达本层)。
4.3 内部空间剖析
通过立体剖切图,可以对建筑内部的空间形态和布局设施进行更为全面的了解,看到很多常规图纸无法表达的内容:

? 立体剖切图一
( 剖到3至4轴间,向西方看 )
立体剖析图中,红线表示剖切面,各种白色体块代表家具;墙上悬挂的蓝色长方体是空调室内机,阁楼层的蓝色圆柱体则为水箱;雨水槽、雨水管和污水立管均以蓝色表示。

? 立体剖切图二
( 剖到3至4轴间,向西方看 )

? 立体剖切图三
( 剖到2至3轴间,向西方看 )
如果升顶排气的污水立管正好位于瓦沟位置,需要先在屋面以下转折之后,改从瓦垄处升顶(如下图),以免阻碍屋顶瓦沟排水(立体剖切图中也以蓝色示意,施工时升顶部分应涂为瓦灰色)。

? 立体剖切图四
( 剖到1至2轴间,向西方看 )
一楼防盗网平内墙安装,既可减少对建筑外观的不利影响,也避免影响平开窗的使用。由于观察视角的不同,平面图和立体剖析图在表达设计意图时各有侧重,建议读者进行对比观察并放大图片,可以解读出更多有价值的信息。
4.4 施工图简介
为使图集兼有乡村建设科普书的功能,我们根据不同读者的特点,将“菜单”与“菜谱”分设:以上三个小节作为“菜单”,内容相对直观浅显,主要供业主们阅读;而作为“菜谱”的施工图,也做了诸多改良,以期与工匠们建立更为直接的理念交流,寻求最大共识。以下选取几个样张进行简介:

? 建筑施工图 —— 平面样张 ( 一 )

? 建筑施工图 —— 平面样张 ( 二 )
建筑平面图中,各楼层页都增加了设计手法的思路阐释或引注。

? 建筑施工图 —— 立面样张( 一 )
立面图中增加了建筑透视图和立面彩图,弥补了常规线条图的表达盲区。彩图提升了信息含量,表达直观,让识图变得更为容易。
文字方面,除了页面上的直接阐述,还有延伸引注,可随处在图纸上扫码参阅《乡村建设指南》中的相关论述,对设计理念进行补充说明,意在授人以“渔”,使工匠们既可轻松解读,又能深入理解设计意图,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而在建设条件发生变化时科学地调整户型。

? 建筑施工图 —— 立面样张( 二 )
常规设计中,一些细节问题往往在上游环节有意无意被忽略,流到下游环节给施工人员现场处理,这不但给工匠们带来困惑与负担,也影响到建筑的质量。比如,雨水管和雨水槽如果没有在设计阶段事先考虑,后期边想边施工,大概率会对建筑外观产生负面影响。为此我们提前将管槽设计纳入模型分析,明确其走向、位置、造型并在立面图中进行表达,弥补了水电施工图在立面表达上的盲区。
在立面彩图中,雨水管槽以蓝色表示;在立面线条图中则不予表达。两图既可互补信息,也可彼此对照,以免单张图内容太杂使人困惑,也避免混淆管道线条和建筑构造线条。实际施工时,雨水管槽应喷涂与其依附的墙体相同色彩、质感的涂料,使其尽量 “隐形”,如下图所示。

? 沿坡面及墙角线布设的雨水管
图集户型均采用矩形截面的雨水管,沿坡面及墙角线布管,使其线条主动参与建筑外观造型。较多的转弯虽然会略微增加安装时的工作量,但可使雨水管槽对建筑外观的长期负面影响降到最低,其观瞻要明显优于从出水口拉直线向下布管的做法。

? 建筑施工图 —— 剖面样张( 一 )

? 建筑施工图 —— 剖面样张( 二 )
剖面图中增加了多个角度的立体剖切图,对常规视图进行了补充阐释,使建筑内部空间得以更多展现和解构。其中左下角较大的立体剖切图与正视图为同一剖面。剖面图中同样附有设计理念阐述,通过扫码还可延伸阅读。

? 建筑施工图 —— 空调外机搁板大样
挡水边、滴水边、导水管、橡胶减震垫
等细节均通过多角度明确交代
图集采用通施大样的编排和索引方式,整部图集通施大样总共54页,其中每个户型所引注的大样数目仅占总量的四分之一左右,为减少不必要的信息负担和打印开支,各户型的通施大样仅包含该户型所涉及的内容页,在目录中以黑色三角形标示。

? 建筑施工图 —— 醴泉庐大样目录
由于建造工艺、生活方式的变迁,不少村庄尚未重拾传统文化的自信,地方传统建筑元素在新建的乡村民居中较少被采用。而这套图集正致力于通过“繁殖”来延续传统文化,为此在建筑风格上以地方传统形式作为主调,兼顾创新。如何用现代建造工艺来模仿传统外形?构件的材料、构造、尺度、比例、色彩、肌理等细节,都需通过详细的大样来进行引导,于是我们在大样图中也加入了大量彩色透视图和立体剖切图,弥补正面视图的表达盲区,帮助工匠们理解和发挥。
比如,高位通气窗就是广西古民居中较为常见的做法,利用窗户之间的高差形成的热压产生自然气流为室内降温,具有烟囱的拔风作用,从而减少空调能耗,这也是古民居夏天依旧凉爽的原因之一。各式优美的通风窗轮廓还带有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
但是古民居的高位通气窗大多有窗洞而无窗扇,考虑到防虫鼠以及开空调时的保温需求,窗洞内侧宜配置纱窗和玻璃窗,配合高位开窗器进行开闭,如下图所示:

? 改良后的传统造型通风窗
通风窗大多位于侧墙顶部,左图为外墙一侧,右图为内墙一侧,内侧留有方形窗洞以安装窗扇。

? 安装窗扇后的立体剖切示意图

? 高位通风窗窗扇开闭时
摆臂及滑轨运动轨迹示意

? 窗扇开闭形态及下方摇柄示意
每套户型的施工图包含:建筑施工图、建筑施工图通施大样、结构施工图、给排水施工图、电气施工图 5 个部分,打印时建议分别装订成 4 本(给排水和电气合订为一本),以减轻单本重量、方便各专业分开使用,减少施工中的图纸损耗。建筑施工图含有部分彩页,请务必使用彩色打印机打印,以免遗漏重要的设计信息。
建筑方案设计:王建宁 林兵
制图:王建宁 潘世创
推文编辑:王建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