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杭州今年将有30个国际化社区 它们是什么样子?

作者:admin | 分类:家政服务 | 浏览:72 | 时间:2023-10-23 09:02:02

杭州滨江区家政中介所_杭州滨江区家政公司_杭州滨江区家政求职信息

杭州市上城区春江花月社区居民张桂芳现在出门经常看到金发碧眼的外国人。 社区内的告示、标语已更换为中英文双语,社区内还创办了双语报纸。 G20杭州峰会后,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青睐杭州这座城市,选择在这里居住和定居。 因此,在杭州的一些住宅区,随处可见从居民身边走过的“外国人面孔”。 杭州城市国际化建设正在进入新时代。

社区是城市最基本的居住单元。 以国际视野和标准建设高品质国际生活社区,适应城市发展新要求和中外社区居民新期待,已成为杭州社区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 截至目前,杭州主城区抽样的371个社区中,有349个社区有境外居民居住,占社区总数的94%。 2016年以来,杭州在全国率先提出“社区建设国际化”理念。 已建成21个国际示范社区,今年还将建设9个。

随着城市变得更加全球化,社区变得更加开放、宽容和友好。 在社区里,不仅有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融合,也有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 国际社会正在成为多元文化共存、融合、发展的精神家园。 连日来,记者探访了杭州国际化示范社区,聆听来自不同国家的居民讲述他们的“新杭州”故事。

杭州滨江区家政求职信息_杭州滨江区家政中介所_杭州滨江区家政公司

像杭州人一样生活便利

很早以前,荷兰人葛斯康就对杭州产生了好感。 西湖的风景和深厚的文化深深地吸引了他。 当时,他刚到杭州,但由于对地方不熟悉,与外界的交流很少,他不知道去哪里解决很多问题:找不到保姆。杭州滨江区家政公司,他不知道如何申请驾照,他要交保险也不知道去哪里交……

这种情况困扰着许多生活在杭州的外国人。 杭州市民政局基建处副处长杨婷婷表示,G20杭州峰会后,杭州加快了国际城市建设步伐。 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选择在杭州生活。 “有些甚至在走廊里。 这里居住着来自10多个国家的居民,简直就是一个‘小联合国’。”

春江华悦社区位于杭州市上城区春江社区。 主要是面积160平方米以上的高层大型住宅。 “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芬兰、俄罗斯、新加坡、马来西亚、奥地利、澳大利亚等” 社区物业工作人员表示,这对社区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国际社会是指以一定地区为基础,包容不同文化和生活方式,允许不同国家、地区、种族、民族背景的人们和谐共处的社会共同体。 外籍居民数量不断增加,国际化管理和服务也迅速跟上。 在春江社区,王静书记告诉记者,该社区靠近外国语学校和双语幼儿园,尤其受到在杭州工作和生活的外籍家庭的欢迎。 为了打造新型国际社会,他们花了很多心思。 “我们创办了双语报纸《春雨》,为了方便居民学习英语,我们还每周举办春江英语课堂。”

为了给外国人提供更好、更便捷的服务,下沙浪琴社区还设立了境外人员服务站。 站点建成后,外国友人将不再需要到开发区行政服务中心办理出入境手续、新居民临时住宿登记等,“一站式”贴心服务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受到国际居民的欢迎。 还有不少国际试点社区,将国际居民划分为社区网格,定期进行走访交流,整合各类便民服务项目,并用中英文发布与民生相关的通知。 试点社区70%的社工拥有英语四级证书。 同时设立了国际居民服务台,并设有英语六级的社会单位负责国际居民的日常社区事务。

“无论是双语环境的营造,还是配套的服务设施,都是国际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杨婷婷表示,上城区春江社区、西湖区文定园社区、滨江区东新社区、郎开发区秦社区等一批试点较早、基础较好的社区,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探索。国际化标志设置、国际化特色服务、多元文化交流。 “杭州制定了社区国际化评价指标体系和服务标准指标体系,作为所有国际化社区的工作标准,其中以公共设施为主的国际化社区空间占有很大比例。”

这些措施让外国人感觉他们不仅仅是生活在这个社区,而是真正生活在这里。

杭州滨江区家政求职信息_杭州滨江区家政中介所_杭州滨江区家政公司

中外居民共享发展红利

在良渚艺术中心,新的驻留计划一发布,当地就有一群村民前来报名。

正是通过驻留项目,村民“鸟哥”认识了法国著名艺术家让-弗朗索瓦·加弗蒂。 两个月内,“鸟哥”与加弗蒂同吃同住,15名村民完成了驻地艺术创作和策展。 展览的标题也很有趣:每一次相遇都是一个谜。

驻地项目负责人、良渚文化艺术中心主任张岩表示杭州滨江区家政公司,每年都有一批海外艺术家踏上古今良渚大地,在冥想中寻找生命的真谛。 “很多村民可能不懂艺术,但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创作出充满人情味的艺术品,彼此都能从中获得认同感。”

作为杭州国际样板社区,良渚文化村社区近年来发生了诸多变化:建筑师安藤忠雄将极具建筑美感的“大屋顶”搬进了村里; 双语幼儿园、浙江省第一卫生室相继入驻,打造村民半小时生活圈; 世界工业设计大会永久落户于此,更多诗情画意的民居在村里崛起。

在这里,村民自发成立了30多个社团,村民学校、马拉松、迎新会、邻里节、村民日等活动迅速融入国际社会。 “每个人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小天地,大到几十人的邻里聚会,大到上千人的大型活动。” 良渚文化村社区支部书记徐一峰说,“经过朝夕相处,中外居民油然而生一种亲近感。”

杭州滨江区家政公司_杭州滨江区家政中介所_杭州滨江区家政求职信息

“当你走进村子时,就有宾至如归的感觉。” 日本女孩谷燕在良渚生活了6年。 吸引她的不仅是优美的环境,还有难得的不觉得陌生的邻里关系。 一群来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甚至可以安全地将自己的家钥匙交给邻居。

Nick来自加拿大,家住西湖区文定园社区。 他每周都会在社区英语角教孩子们英语,并经常和社区里的叔叔阿姨交流英语口语。 他说,通过这种方式,大家进一步加强了了解,加深了中外居民之间的友谊。

元宵节英文灯谜、中秋团圆宴等,杭州不少国际社区依托每一个中国传统节日,通过丰富多样的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众多外国友人的参与,让不同群体的社区居民通过共同的文化活动产生共鸣。 同时,社区社会组织还积极开展邻里亲善服务项目,为中外居民搭建交流平台。

在国际社会中,不仅存在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相互融合,而且存在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尊重。 它正在成为多元文化共存、融合、发展的精神家园。 “国际社区建设是软硬结合、让全体居民共享的工程。” 杨婷婷表示,社区在关注海外居民个性化需求的同时,也让当地居民感到安心。

近日,春江社区居民发现,社区无障碍设施增多:中央公园入口台阶改成了适合轮椅通行的斜坡; 社区办公楼楼梯扶手已安装脚踏电梯; 连小区入口台阶都安装了阶梯式电梯。 便利店门口还新建了无障碍通道……王静说,他们在社区发放了200多份调查问卷,并根据居民意见进行了整改。 目前,已改造10条坡道,公厕均配备无障碍设施。 ,还对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进行了全面升级。 “社区环境安全、干净整洁,设施齐全,这种幸福感是全体居民共同的。”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