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在天津改善,未来大户型将占据主导!

作者:admin | 分类:房产资讯 | 浏览:39 | 时间:2023-10-13 22:24:38

有没有发现,天津做大户型的新盘,眼见变多。

仅这一年内,就一抓一大把。

四面八方都进入“面积膨胀时代”。

甚至,出现300平米“豪无人性”的户型……

01

大面积产品,要放在前两年,房企都得绕路走,断然是不敢碰的。

别说200平米了,做140平米以上的都不多。

怎么突然大户型就回归了?

房企都是随行就市、以销定产,如果大户型“叫好又叫座”,那肯定愿意做。

的确,现在市面上的改善盘,大户型都卖的挺好。

单看成交套数,体现不出大户型的行情,因为本身供应都比较少。

关键是,这些改善盘面积越大,单价越高。

有竞争才有竞价,房价走势“很健康”,足以说明大户型供不应求。

前两年没有大户型吗?怎么突然这么受欢迎?

天津的房地产,正处于第三个十年。

第一个十年(2000-2010年)有很多大户型的房子。

那时候房企的想法还能天马行空,放荡不羁。

后来,进入第二个十年(2010-2020年),房企追求规模,搞起了快周转。

迫于流速的压力,普遍做小户型,一堆80-120平米的。

毕竟总价低,流速快。

当然,这也与2006年发布的“70/90政策”(建筑面积90平米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70%以上)有关。

2021年开始,进入第三个十年。

出于惯性思维,房企第一反应依旧是:

户型做小点儿,总价卡的低一点儿,好卖……

加上这两年市场不好,房企普遍比较保守,厌恶风险。

貌似小户型安全感更强。

即便是改善盘,最大做到200多平米,也得配点100平米的。

确实也有户均面积的要求,不能太大。

眼下,不少房企都意识到自己户型做小了。

所以,新一批地块纷纷转型,重启了“多年不敢触碰”的大户型。

02

对于“大户型好卖,甚至还不好买”这件事——

普通人只能用三个字形容:看不懂!

如果还要加三个字,那就是:追不上!

原因来自三方面:

第一,积压的改善爆发。

2017年调控后,政策“很严厉”,不少改善家庭受限。

疫情开始逐渐放松,尤其去年,执行二套四成、认房不认贷,给改善松绑。

改善置换的成本比较高,有点儿实力的,能买大绝对不买小。

另外,现在买房基本都是纯自住,不以投资为目的。

同样的总价,以前可能买两套放着等升值。

如今完全是自己怎么住的舒服怎么来。

第二,供给侧诱惑。

这是最关键的原因。

行情不好,反而能出好产品。

要想打动改善换房,必须与以往完全不同,“缺哪补哪”,否则换房意义何在。

第三,阶层固化。

你会讶异的发现,买大户型的人,还是“之前买大户型的那些人”。

天津老钱多,新贵少。

能买的起大房子的人,经济实力不一般。

这些年,“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

当年人家就住90平米以上的,再换房,换多大的?

自然更偏爱大户型。

只要产品好,面积似乎可以无上限。

种种原因,此前楼市被“扭曲”。

现在不能说是“拨乱反正”,但市场开始敬畏产品、敬畏供需、敬畏规律了。

天津房地产的第三个十年,将出现与以往不同的路径重塑。

大户型的竞技场,开始了。

从供应缺位,到排山倒海。

也就是说,未来在天津改善,大户型将占据主导。

03


对于中心商务区来说,当前板块内真正具备改善属性的产品不多。

由于落户政策的“敞开”,一些楼盘为了迎合“刚改”需求,面积段多集中在中小户型。

所以,鲜有大户型产品满足高端改善需求。

建投·紫云东占据了滨城最美天际线,被高阶烟火气环抱。

又有适合质感生活的大户型生活空间。

不论是首置婚房,还是品质改善,均可在这里实现置业的终极目标。


要知道,整个中心商务区,建投·紫云东是“稀有”的现房产品。
事实胜于雄辩,肉眼可见的品质。

不论在何种行情下,都能站住脚。

资产的“安全性”,对于买房人来说是头等大事。

多维度去评判现阶段的建投·紫云东,正处在巅峰黄金期,无疑是买房人所需的“头等舱”。

* 本项目推广名为“建投·紫云东”,核准名以地名管理办公室为准;
* 本宣传资料为邀约邀请,不作为邀约或承诺;
* 本宣传资料中提到的商品房面积为商品房建筑面积,特别说明的除外;
* 相关内容不排除因政府相关规划、规定及开发商未能控制的原因而发生变化,出卖人保留对宣传资料修改的权利;
* 本资料对项目或产品的介绍,旨在提供相关信息,不意味着本公司对此作出了承诺,买卖双方的权利义务以双方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及附件等协议为准;
* 本资料修改权归出卖人所有;
* 本文部分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