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顶

科研助理:为大学生就业创造新机会

作者:admin | 分类:招聘求职 | 浏览:30 | 时间:2023-10-11 09:05:20

经理助理职位描述_经理助理工作任务_项目经理助理岗位职责

重庆数字化助力大学生就业。新华社

经理助理职位描述_经理助理工作任务_项目经理助理岗位职责

7月5日,浙江湖州长兴县人力资源市场,招聘人员与求职者交换求职信息。钱欣桐/光明影业 摄

项目经理助理岗位职责_经理助理工作任务_经理助理职位描述

6月6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云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在江苏省大港中等职业学校举办“就业启航政策护航”高校毕业生就业招聘会。 朱华南/光明影业 摄

【教育沙龙】

近年来,发展科研助理岗位已成为吸引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途径之一。 科研助理不仅是吸引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重要手段,也是深化科技管理改革、打造符合科技规划的专业支撑队伍的重要举措。 也是提升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目前科研助理岗位的发展和实施情况如何? 还存在哪些困难和瓶颈? 还需要什么其他支持?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特意邀请了三位专家从不同角度进行解读和探讨。

嘉宾:

陈锐 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宋来新 北京化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卫东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调查数据中心副主任

主持人:

本报记者 金浩天

创新高校科研体系和人才战略的重要尝试

记者:近年来科研助理岗位的发展和实施情况如何?

宋来新:北京化工大学历来重视科研助理岗位的发展。 2020年起,每年设立不少于100个科研助理岗位,覆盖本科、硕士、博士不同阶段的毕业生。 今年将设立115个职位。

科研助理事关“稳就业”决策部署,学校坚持统筹协调、统筹推进。 一是加强组织和多维联动。 学校建立长效协调机制,有效促进科研助理岗位发展。 各部门、学院、科研平台、科研项目组按照“合理配置、设施齐全”的原则,通力合作,充分发掘岗位,保证岗位供应充足,特别是在国家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科技创新团队等均根据需要设置科研助理岗位。 二是优化流程,全程保障。 学校建立了线下和网上的申请渠道,并出台了就业管理、薪酬福利、工作条件和住宿保障等一系列相关措施,保障科研助理的权益。 我校还为毕业生提供行李暂存、校园卡延期等服务,保障毕业到就业的顺利过渡。 三是充分宣传、精准动员。 学校建立了科研助理交流平台,开展政策宣传和一对一咨询,增强师生对科研助理岗位的政策理解和参与,保证毕业生能够快速获取信息和服务。方便地完成申请。

王卫东:科研助理岗位是我国高校科研体制和人才战略创新的重要尝试。 2020年,科技部、教育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支持高校科研单位和项目为高校毕业生设立科研助理岗位的通​​知,对经费、待遇、户籍、科研助理的社会保障。 三年来,数十万大学毕业生走上科研助理岗位。 一方面,为解决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做出了贡献; 另一方面,也充实了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力量和配套人才。 团队。 近年来,招聘科研助理岗位的毕业生以研究生和本科生为主,特别是研究生。 2022年毕业研究生中,超过1%将从事科研助理工作,成为高层次人才的重要毕业去向。 在前几年成绩显着的基础上,今年教育部印发了《关于高等学校2023年发展科研助理岗位吸纳毕业生就业的通知》,要求高等学校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挥自身潜力,积极开发利用科研助理岗位。 该通知开放了科研助理的职业方向,从最初的技术助理、行政助理,发展到博士后、科研助理、实验技术、技术管理人员等,并特别提出了大学科技园和技术转移中心建设在各个大学。 要积极招收毕业生从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工作; 文件还提出,鼓励高校招收外校毕业生应聘科研助理岗位。 这些都是科研助理岗位发展的拓展和创新,有利于优化高校毕业生从事科研助理岗位的人才资源配置。

陈锐:哈尔滨工业大学顺应形势,推动科研助理岗位发展作为学校组织推动科研优势向人才培养优势转化的重要举措,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探索。 首先,学校建立了“学校协调、部门联动、学院落实、项目支持”的四级科研助理工作体系,并与学生工作部联合成立了科研助理岗位专班,研究生院、科学产业技术研究所等部门,定期听取各单位科研助理岗位设置计划,协调解决就业经费等问题。 其次,学校不断完善科研助理队伍建设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双一流”学科的引领作用,精心设置岗位开展科研教学。 例如,材料学院依托先进焊接与连接国家重点实验室、金属精密热处理国家重点实验室、空间环境材料行为与评价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大平台设立专门的科研助理岗位为毕业生提供深度参与的机会。 大型科研平台的建设将深化学校科研和教育的实效。 能源学院根据科研项目需要,聘请物理系学生担任科研助理,促进学科交叉,打通校园科研与就业双循环。

我们还充分挖掘校内资源和自身潜力,按照公开、自愿、双向选拔的原则,积极招募应届毕业生从事各类国家科技计划项目的科研协助工作、校企合作和各级科研平台建设。 充分发挥研究、实验技术等科研辅助工作在深化科技管理改革中的作用,建设与科技规划相适应的专业支撑队伍,逐步建立起一支规模适宜的队伍、结构合理、进出方便、流通顺畅。 科研助理团队。 2022年,学校设立科研助理岗位121个,其中应届毕业生60人。

经费、社保、职业规划等方面要不断完善

记者:科研助理岗位发展过程中还存在哪些困难和瓶颈?

陈锐:发展科研助理岗位,需要深入挖掘政策内涵,推动政策高质量落地。 一是科研助理岗位设置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宽。 尤其是通过校地、校企合作设立科研助理岗位,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岗位数量和质量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地点和工作方式可以更加灵活安排。

二是科研助理就业政策的完善性有待进一步加强。 科研助理所需的人力成本大部分来自科研项目经费。 科研项目具有周期性,可能导致科研助理的聘任随项目周期而变化,这将对科研助理人才的培养和业务工作的连续性产生较大影响。 一些科研助理的就业政策可以更加多元化,根据工作内容和工作强度制定全职或兼职岗位,提供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模式,采用商业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可选用工方式。结合项目实际,并结合项目方向,为有潜力的科研助理参加高级别会议、发表高质量成果提供平台。

宋来新:一是对科研助理岗位内涵的理解需要不断深化。 科研助理是政策性岗位,内涵丰富。 他们的作用不仅是协助完成科研课题和项目目标,更重要的是培养毕业生特别是应届毕业生的科研能力,提高就业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科研助理岗位是高校人才培养任务的延续,具有教育属性和公益属性。 在招聘新的科研助理职位时,项目组很可能倾向于招聘具有一定科研经验的候选人。 他们对应届本科毕业生能否胜任该职位没有信心,并担心应聘者的高流动性和“一上岗就失业”。 ”。

二是一些应届毕业生存在认识误区。 一些毕业生认为项目经理助理岗位职责,科研助理是一个过渡性职位。 未来的求职者可能会对科研助理职位经历产生误解,可能认为自己当年没有确定就业目的地,所以选择了科研助理职位。 一些本科毕业生因考研不及格,准备第二年继续考研。 他们担心科研助理的职位会占用他们考研复习的时间和精力。 他们还没有形成“干中学、干中学、两做、两做”的观念。 提升”意识。

王卫东:首先是资金问题。 虽然有关部门一直把科研助理岗位的经费保障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并出台了多项措施,但由于科研助理岗位的经费很大一部分需要从科研项目经费中支出,目前的科研经费难以利用。 在人员支出相对紧张的情况下,科研助理岗位的薪资福利也相对较低,影响了科研助理岗位的吸引力,也面临着现有科研助理“留不住”等问题。

二是社会保障和福利问题。 虽然相关文件对科研助理的户籍和社会保障有详细规定,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科研助理的合同期限一般只有一到两年,中途离职率也较高,受到影响。受用人单位和当地社保政策的约束。 部分地区科研助理的限制、“五险一金”等社保问题尚未完全解决。

三是职业规划问题。 一些从事科研助理的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将科研助理岗位视为临时的过渡岗位和中转站。 职位定位不明确,职业规划和路线不明确。

四是就业观念问题。 一些大学毕业生对科研助理这个职位存在认知偏差,认为这是找不到工作的无奈选择。 一些学生不愿意从事科研助理工作,进而阻碍了一些科研助理岗位的招聘。

继续加强思想引导和政策支持

记者:继续发展科研助理岗位需要什么样的支持?

陈锐:建议重点加强思想引导和政策支持。 一是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着力推动和完善国家组织科研体系,深入阐释和宣传建立高素质专业科研助理队伍的重要性和价值,邀请一批科研团队带头人人才提出自己的意见,组织一批科研助手。 一批科研助理典型将分享经验,抓住机遇,推动科研助理队伍在完善科研治理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治理能力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二是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持,充分结合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对科研助理的实际需求,就科研聘任相关问题出台规范指导,保障政策支持。目前毕业生普遍关心的助教。 为科研助理提供更加灵活的聘任形式,提高科研助理岗位的吸引力和稳定性。

宋来新:形成长效机制很重要。 一方面,进一步推动科技管理与人力社会保障体系、科研辅助制度有效衔接,联动相关部门形成合力,促进科研成果合理利用助理职位; 另一方面,扩大科研助理的职责范围和晋升渠道。 从培养机制等方面制定具体措施,提高科研助理岗位的吸引力和稳定性。 同时,可探索建立资源共享机制和创新协作机制,搭建促进招聘单位信息交流的有效平台,鼓励学校、企业、学校、校际等多方共同探索资源。形成深度挖掘就业资源的整合机制。

此外,激励制度还应进一步完善。 鼓励更多科研平台和科研项目设置科研助理岗位,探索在科研评价体系中建立科研助理岗位绩效考核等内容。

王卫东:做好这件事,关键是高校、科研单位要与从事科研助理岗位的毕业生达成共识,明确科研助理职业定位等核心问题。 对于定位为职业转型的毕业生,用人单位要充分发挥职业引导作用,积极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培训,引进新的就业机会; 而对于愿意继续深造的毕业生,还必须提供时间和其他方面的帮助。

高校和科研机构也应该充分认识到,政府部门积极扩大科研助理岗位,也是解决我国高校长期存在的“重科研教学、轻技术管理”问题的良方。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以及技术和支撑人才长期短缺。 机会。 对于重点科研助理岗位,高校和科研机构要为毕业生制定详细的职业规划,解决好工资、户籍、社保、福利等问题。 同时,严格控制招聘,高标准、严要求,注重培养,谋求发展项目经理助理岗位职责,吸引更多优秀毕业生走上科研助理岗位。

发表评论

取消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